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艾灸对CHF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盐酸多柔比星隔日腹腔注射的方法构建CHF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灸药(艾灸加西药)组,每组7只。艾灸组给予温和灸双侧肺俞、心俞,每日1次,每次15 min;西药组灌服卡托普利混悬液(25 mg/kg),每日1次;灸药组给予卡托普利混悬液(25 mg/kg)灌服结合温和灸双侧肺俞、心俞,每日1次,各组均连续3周。检测大鼠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max)、心肌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建模大鼠的行为体征改变明显,心功能指标明显异常(P0.01),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果符合CHF表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R、LVEDP升高,CO、LVSP、+dp/dtmax和-dp/dtmax降低(P0.01),心肌组织TNF-αmRNA表达及NF-κB蛋白结合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组及灸药组CO、LVSP、±dp/dtmax均升高,HR、LVEDP明显降低(P0.01),TNF-αmRNA表达及NF-κB核蛋白DNA结合活性降低(P0.01);与艾灸组和西药组比较,灸药组HR、LVEDP降低,CO、LVSP、±dp/dtmax升高明显(P0.05),且TNF-αmRNA表达降低明显(P0.05)。结论艾灸联合西药改善大鼠心功能指标,降低TNF-αmRNA表达方面优于单用艾灸及西药,可能通过降低TNF-αmRNA表达,抑制心肌组织NF-κB核蛋白的DNA结合活性,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从而改善CHF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文献探讨中药汤剂复方内服治疗下焦湿热型尿石症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尿石症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检索近30年相关文献,将最终筛选出的25篇文献中的中药归类,并分别查出其药性、味、功效及归经,运用Excel、Spss 20.0、Weka 3.8、Cytoscape 3.6.1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治疗本病出现频数最高的药物为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占总频次的80%以上,并从高频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中挖掘出最常用药对和药组搭配;从功效角度以利水渗湿药为主,其次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三者累计占总频次的56.56%;从药性角度主要以寒性为主,其次是平性、温性药物,三者累计占药性总频次的66.88%;从药味角度以甘味为最,其次是苦、淡味药,三者累计占药味总频次的61.39%;从药物归经角度以归膀胱经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肝、肾经药物,三者累计占归经总频次的32.14%。结论 从用药规律中体现常用药物紧扣其病因病机,以膀胱肝肾功能失调为本,临床上多选用补益脾肾、清利湿热、活血祛瘀、通淋排石之法治疗本病。文献数据挖掘对于临床用药的规律及特点的整理和归纳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究明代医家岳甫嘉从气论治月经病经验特色,主从“气虚证治”和“气实证治”两个角度出发,结合相关医家论述、岳氏论述及其选方用药等,进行总结探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化瘀通络法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和细胞外间质的影响并探索部分机制。方法将糖尿病成功造模的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CM组)、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异性蛋白交联抑制剂(ALT-711)组、化痰化瘀组(RPDBS组)、化痰组(RP组)、化瘀组(DBS组),每组8只,另选10只正常SD大鼠作对照组(NC组)。3周后各组开始灌胃相应药物8周,麻醉状态下取材。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变化和细胞外间质胶原的沉积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微血管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光镜显示,与DCM组比较,各治疗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情况改善,心肌胶原纤维增生减少,排列基本均匀,RPDBS组治疗效果优于RP组和DBS组;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DCM组比较,各治疗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的破坏程度均改善,且RPDBS组改善情况优于RP组和DBS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与NC组比较,DCM组ColⅠ、ColⅢ、MMP-1、TIMP-1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与DCM组比较,各治疗组均下调了ColⅠ、ColⅢ和MMP-1、TIMP-1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5),其中RPDBS组较RP组和DBS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明显(P0.01)。结论化痰化瘀通络法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及细胞外间质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心肌组织MMP-1、TIMP-1蛋白表达水平,调节MMP-1/TIMP-1平衡,改善心肌细胞外基质代谢有关。且化痰化瘀通络法合用疗效优于化痰法和化瘀法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安“固本培元”派是新安医派中学术成就最为突出的一支,其主要的学术思想为培补先后天之本元,温养人身之气血,这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肾亏虚,因虚而致兼夹痰瘀、水湿的中医学病机和慢性炎症、免疫失衡、代谢紊乱的病理机制高度契合。本文在新安“固本培元”理论源流与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其在COPD稳定期中的应用,旨在为COPD稳定期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