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常规组各78例,治疗期间有18例脱组,最后纳入延续护理组72例和常规组6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给予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和常规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3.06%和81.82%,患儿家属哮喘知识掌握度分别为81.94%和63.64%,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组情感、活动、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延续护理组的急性复发率、急诊率及再住院率分别为8.33%、5.56%及2.78%,均低于常规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模式应用于哮喘患儿的延续性护理中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及患儿家属哮喘知识掌握度,改善其生活质量,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便秘天津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天津300211)杨松花,严华,范盟泉天津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胡瑛瑛我们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便秘3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43例系门诊患者,按3:1随机分两组。推拿组33例,男16例,女1...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63例健康足月儿生后6个月内红细胞肌酸(E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ic)三项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发现婴儿生后最初6月内EC值的变化与红细胞生成状态有关,红细胞增生低下时EC值降低,红细胞增生活跃时EC值升高。EC的变化比Hb变化发生更早,EC较Retic更为敏感。提示,EC是婴儿生理性贫血期反映红细胞生成状态的敏感、快速、简便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我院应用氯喹非松治疗小儿哮喘已近10年,为进一步确定疗效,本文选择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为对照组,在每一疗程的前后作血清 IgE 测定,对比观察氯喹非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出生时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和上臂围是了解新生儿生长发育生理指标的重要内容。1985年以来,我国15城市(包括天津)新生儿协作组决定以6项指标为基础进行此项调查。时间为1986年5月至1987年5月。本文对天津市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与南方8市(上海、南京、广州、福州、苏州、昆明、武汉、长沙)同期调查资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10%葡萄糖输液速度与血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余年来,在抢救病理新生儿,预防低体重儿发病的临床工作中,静脉葡萄糖输液以防止低血糖已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也有报告葡萄糖的输入速度与高血糖的发  相似文献   
7.
本组疾病的淋巴结肿大多来势缓慢,淋巴结肿大后持续存在较长的时间不消,多伴有发烧,淋巴结局部炎症性反应多不明显。一、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坚实,常不具压痛或轻度压疼,持续存在较长时间,数周或数月不消。常见的部位在颌下,颈部或腹股沟处。这常常是由于口腔、鼻咽以及下肢,生殖器官感染后遗留下来淋巴结肿大。小儿时期尤为常见。二、结核性淋巴结肿大(一)浅表的淋巴结肿大:结核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包括颌下、颈前,偶或累及锁骨上淋巴结,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感染来源有两条径路,一是临近器官的结核病灶,二是血行感染: 1.颈部淋巴结结核:初期较坚实,多无压病,孤立存在,多为一侧性;继续发展则淋巴结迅速增大,出现自发疼和压疼,淋巴结肿大且互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青少年时期不同精神障碍之间的共病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省唐河县城郊乡和舞阳县文烽乡的2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1 500名学生,采用长处和困难筛查问卷(学生版(SDQ)和自编增补问卷进行筛查,后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进行诊断,并随访1年。结果 共查出六大类精神障碍患者80例,其中有7例共病患者,共病检出率为8.7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与对立违抗障碍、焦虑障碍与应激障碍之间有共病;随访研究中又发现2例共病患者,和2种新的共病关系:抑郁障碍与强迫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间共病,共病检出率为11.25%;共病者比无共病者更易出现诊断改变(P=0.002)。结论 初中生精神障碍共病明显存在,多种精神障碍之间有共病关系,其中焦虑障碍的共病关系较为明显,抑郁障碍共病发生较晚;共病者症状更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病儿女两岁。主因腹胀7~8个月,近20天高热,于1990年10月27日入院。查体温39.4℃,脉搏160,呼吸30。面苍黄,慢性病容,神志清楚。呼吸稍促,皮肤无黄染、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  相似文献   
10.
克雷伯氏菌族,一般均为非致病性肠道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感染(简称 KP)在新生儿亦非罕见,但见于报告者甚少,我院新生儿室于198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