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过去的15年中,冠状动脉(冠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电子束CT增强血管造影技术不断改进,使得临床无创性诊断冠脉病变成为可能。但是,其诊断冠脉疾病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仍需认真评价,并得出相应共识,使其真正发挥作用。2008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影像学会对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多排螺旋(MD)CT血管造影(CTA)这两项无创性冠脉影像技术的介绍,可供我们参考。1冠脉CTA1.1技术为避免因运动产生伪影,理想的冠脉CTA时相分辨率是19~75ms,但目前CTA时相分辨率达不到此值,64排薄层CT扫描仪分辨率达到83ms。CT的另一技术要素是空间分辨率,即断层的厚度,高空间分辨率有利于对冠脉小侧支、钙化冠脉节段和支架内狭窄进行评估,目前,64排CT扫描仪的空间分辨率为0.4mm。冠脉CTA需要静脉注射碘造影剂,一般以4~6ml/s的速度于肘上静脉注射50~160ml(目前一般在60~100ml),注射造影剂后精确把握扫描时机是图像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可通过预先测试10~20ml造影剂注射后主动脉根部显影时间来推算,或将CT扫描仪自动促发点设置为主动脉根部造影剂显影超过某一预先设置的阈值。1.2药物准...  相似文献   
2.
脂肪组织来源基质细胞的心肌样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组织来源基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易获得性、易于分离培养和较强的再生能力等突出优点,已成为一种新的组织工程干细胞来源.现就脂肪组织来源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分化因素、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及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心脏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内容.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非心脏手术病人(尤其老年人)同时伴有心血管疾病,需要评估围手术期的心血管风险,并制订处理策略.给予病人以最佳的评估和处理,是关系到其生命和健康的重大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外科和麻醉科医师会同内科(心脏科)医师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如何使用阿司匹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然而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如何使用阿司匹林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死治疗的新方向--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已逐渐应用于治疗心肌梗死,有望将来在临床得到推广。目前可供移植的细胞包括骨髓间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成骨骼肌细胞,可通过直接心肌注射、经冠脉内和经静脉内注射三种途径移植,相关的临床研究提示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是许多问题现在尚未得到解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Until now,although the molecule of EDHF has not been cloned,some characteristics of EDHF has been clarified by scientists.It is different from NO and prostacyclin,and it is consider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vascular tone by stimulating the channels of K^ d and Ca^2 .  相似文献   
7.
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用于贫血的治疗,但近年研究发现除促造血作用以外,还有细胞保护及促血管生成等作用,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伴有重构的发生和发展。所谓重构,是指心肌损伤后由基因组表达改变引起的分子、细胞和间质的改变,分子改变表现为白细胞介素、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生长因子等的表达增加,细胞的改变包括心肌细胞的肥大、凋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殖等,间质的改变表现为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主要为胶原聚集(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抗血小板新药—氯吡格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性疾病患者血管性事件的发生。氯吡格雷是一种新颖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阻断二磷酸腺苷(ADP)受体而抑制血小板活性。本文综述了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