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强  王毅 《中国保健》2004,(9):732-735
目的:通过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组织中的表达,了解通脉胶囊(当归、川芎、丹参、黄芪、党参等)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复制实验性家兔AS模型,实验结果后,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斑块组织MMP-2、TIMP-2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模型对照组MMP-2、TIMP-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通脉胶囊组与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通脉胶囊对AS斑块稳定性的作用与MMP-2、TIMP-2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
消痤洁肤乳膏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痤洁肤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8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8例和对照组110例,分别给予消痤洁肤乳膏及复方克林霉素搽剂局部外搽,每日2次。对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皮脂溢出率测定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皮脂溢出率在用消痤洁肤乳膏治疗前为(1.84×10-2±0.63×10-2)g/(m2.m in),治疗4周后为(1.09×10-2±0.43×10-2)g/(m2.m in),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3%和84.0%,总有效率分别为94.6%和82.7%。结论消痤洁肤乳膏为一种治疗寻常痤疮的安全、有效的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和冰片对鼻腔生化指标及鼻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冰片在鼻腔灌流时,对鼻腔总蛋白(TP)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以及鼻黏膜形态的组织病理学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鼻腔重循环法,研究川芎嗪、冰片对鼻腔生化指标及鼻黏膜形态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对TP、LDH的分泌无显著性影响。未见明显的鼻黏膜病理组织学形态的改变。冰片对总蛋白分泌无显著性影响,而对LDH的分泌则有极显著性的影响。鼻黏膜病理结果显示,纤毛有不同程度的丢失。结论川芎嗪在鼻腔灌流时对鼻黏膜无明显的毒性影响,而冰片在鼻腔灌流时对鼻黏膜则有显著性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高效、敏感的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受体结合模型。方法 用大鼠胃粘膜粗膜标本为组织受体,[125I] 15 Leu G 17为标记配基进行受体结合反应,检测胃泌素受体结合参数。结果 胃泌素受体结合符合简单单位点受体结合模型,Scatchard分析求出的胃泌素受体结合参数Bmax=7-404×10-12mol·L-1(3-702pmol·g-1Pro),Kd=1-686×10-10mol·L-1。单点法求出的特异结合量Rs=2-734pmol·g-1Pro。粗膜标本蛋白浓度在4~12g·L-1范围内,与标记胃泌素特异性结合容量成正比。同一样本大鼠胃粘膜粗膜标本[125I] GAS特异结合量测定方法变异系数为7-80%,竞争抑制实验证明[125I] GAS与大鼠胃粘膜粗膜标本结合特异性良好。结论 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法符合受体结合实验方法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5′—磺靛玉红(5′—Iodine—Indirubin)是靛玉红苯环5′位碘取代的衍生物。迄今我们合成的衍生物系列中,包括靛玉红构型中N位取代、二个吲哚环之间双键变化、C=O基团的改变和苯环上卤族元素的  相似文献   
6.
7.
赶黄草对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赶黄草又名“水杨柳”,为虎耳草科扯根莱属植物扯根菜:Penthorum chincse Pursh,四川省古蔺县卫校用该品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有效,后为沪州医学院附院和成都传染病院初步印验。1985年经四川省11所医院观察117例,临床治愈及显效率达93.2%,未见无效病例。为此,我们进行了药理和毒性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十余种动物移植性瘤株对冬虫夏草【Cordyeeps Sinensis(Berk)Sacc】及人工培养的虫草菌丝体(Cordy cela)  相似文献   
9.
VAMA高吸水性树脂是聚乙烯醇与聚丙烯酸钠的共聚体。国外广泛作为医用吸水剂、药品缓释剂与农用吸水保水剂,重庆化工研究院在国内首先制成了VAMA产品。本文报道了VAMA安全性研究。 1.给小鼠一次灌胃1%VAMA水溶液1m1(大于此浓度,溶液太粘无法通过胃管),观察7天,结果未见异常,故测不出LD_(500)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本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