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安全解剖胆囊管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行24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顺利完成LC2400例,中转开腹20例(0.8%),术后并发症10例(0.4%)。结论: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进行LC是一种安全、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髋关节前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THR)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6年12月手术方法改进对手术时间、失血和术后康复的影响,随访9个月~8年,第1次摄片在术后1周,以后1~3月、半年、1年1次随访。结果:198例208髋,平均手术时间55分钟;平均失血360ml,再脱位假体发生率为2%。并发症:髋关节脱位4例,下肢肿胀,彩超显示深静脉血栓18例,肺部感染2例,中风1例。结论:THR手术选用髋外侧入路更具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和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CT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有完整CT和临床资料的SAE 112例,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平扫表现和临床特征。结果本病常见于60岁以上,CT特点为双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及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对称性低密度影,可伴发脑萎缩或腔隙性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熟练掌握SAE的CT和临床表现,对诊断SAE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历代医家用以诠释生命,解读病理,指导临床立法治病的理论工具。特别是临床实用性极强,如“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通,下输膀胱”,“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等理论,讫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就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疾病的若干体会作一举隅报告。  相似文献   
5.
顾豪  王萍  周小兰 《安徽医药》2009,13(9):1080-108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AMD36例,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8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36例(40眼)确诊为AMD的病人,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指定的诊断标准,男24例,女12例;单眼28例(28眼),双眼6例(12眼);年龄52~80岁,平均66岁;就诊时间1d-2个月。视力0.01-0.2。眼底检查: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消失,见黄白色渗出水肿26例28眼、见斑片状出血10例12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示:渗出水肿见荧光渗漏、出血见荧光遮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成像(MPR)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规X线检查、螺旋CT扫描MPR表现、患者的手术表现及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结果:螺旋CT平扫MPR技术在显示胫骨平台骨折明显好于普通X线检查,结合螺旋CT扫描与MPR技术制定手术方案,术后骨折都达到良好复位.结论:螺旋CT扫描与MPR技术能更好的指导骨科医生选择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式和固定器材.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加强护理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尿毒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在血液透析诱导期加强护理,给予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并加强观察监护,做出正确护理处置;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护理,结束透析诱导期后对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并根据结果评价其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对其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延长老年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加或不加美洛昔康对胰腺癌的疗效及毒性变化。方法将9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加美洛昔康或单纯G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GP+Meloxicam):总有效率(CR+PR)为33.3%(15/45),对照组(GP regimen):为22.2%(10/4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4个月及7.6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2个月及5.1个月,毒副作用未见增加。结论全身化疗同时,应用美洛昔康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有所提高,且毒性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TO—BS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TOB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眩晕、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最常见,影像学重要特征是基底动脉尖5条血管供血区域内多发脑梗死。MRI较CT更敏感。结论基底动脉尖及其分支供血区域大,梗死后表现为多病灶状态。CT可除外出血病变,MRI是早期诊断TOBS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肝硬化患者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前常规行RCP可明确黄疸的原因及并发疾病的存在,是否降低手术的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手术治疗46例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患者.结果 本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术前MRCP证实合并胆管结石9例,合并肝癌2例.发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例.并发黄疸16例,择期手术42例,急诊手术3例.急诊手术均系胆管炎,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方式,胆囊切除22例、胆囊次全切除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12例,胆囊造瘘3例、同时行门脉高压贲门周围离断术5例.手术后严重并发症9例,其中肝性脑病2例、膈下脓肿3例.手术后死亡6例,死亡原因:肝功能衰竭2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结论 术前常规行MRCP可明确黄疸的原因及并发疾病的存在,降低手术的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