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健脾化滞方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差异菌属变化,结合血清学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门诊2016年8月—2017年6月诊治的36例脾虚湿热型(轻中度慢性复发型)UC患者并另选15名健康者。患者组给予健脾化滞丸10 g,每天3次,连续4周,检测健康者及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水平,比较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IL-12、IL-23、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运用16S rDNA测序与技术分析健康者群及脾虚湿热型UC患者治疗前后肠道粪便菌群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ESR、TNF-α、IL-12、IL-23降低(P<0.01,P<0.05),IL-10表达升高(P<0.05),其他指标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OTU数量明显增多,在科水平上巴斯德氏菌科、肠杆菌科相对表达含量下降,普雷沃氏菌科、氨基酸球菌科比例上升。在属水平上巨球形菌属、副沙门氏菌属、厌氧菌属、毛螺菌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