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气道炎症反应的复杂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1]。2009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第一次提出“表型”这一概念,并提出基于表型分类有助于哮喘治疗及判断预后[2]。中医药治疗哮喘有其独特优势,但辨证分型缺乏明确统一的客观化、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而腹股沟疝气的手术治疗是以对腹股沟区的解剖逐步认识而发展的,外科医生对腹股沟的解剖贡献巨大,我们通过临床手术实践发现腹股沟的另一种能很好、安全的运用于IPOM手术的解剖。  相似文献   
3.
正在进行下肢骨骼牵引、下肢损伤治疗、下肢中医操作(如进行中药外敷)等治疗时,为了确保治疗安全、顺利进行,患肢应尽量避免有重物压迫,如避免棉被压迫牵引绳,在冬季应注意防止受凉引起感冒、腹泻等病症,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避免中药污染棉被,影响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等,为了解决这系列难题,我科自主研发了一种病房用被褥支撑装置,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设计病房用被褥支撑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座、承接杆,连接杆、撑  相似文献   
4.
茆东芹 《全科护理》2015,(7):612-613
[目的]总结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4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病人行内科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10例治愈,2例好转,1例死亡,1例转院继续治疗。[结论]加强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俯卧位下安全使用喉罩通气道进行全麻呼吸管理的方法。方法将49例俯卧位下胸、腰椎后路择期手术分为喉罩组(喉罩通气道,n=28)和经口插管组(气管插管,n=21)进行呼吸管理,比较插管(喉罩)前后、拔管(喉罩)即时循环改变以及体位改变对气道通气压力、气道密封压的影响;应用C臂机X线影像学技术比较体位改变对气管插管或喉罩通气道位置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喉罩)前、后血压、心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口插管组拔管后即刻血压高于喉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口插管组面罩通气压力、插管后及俯卧位气道通气压力较喉罩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喉罩组俯卧位气道密封压较仰卧位时明显升高[(23.8±2.6)cm H_2O vs.(22.4±2.38)cm H_2O],有统计学差异(P<0.05)。C臂机X线显示:俯卧位后,喉罩罩杯上极下移,但是喉罩罩杯下极无明显位移;俯卧位后,气管导管末端向气管远端(气管隆凸)移位。结论俯卧位下使用喉罩通气,只要管理得当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经过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细化护理的方法及措施,以求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方案、相关要点进行疏理、归纳,加以总结。结果护理人员对具体患者的病情状况能够熟悉掌握、有据可循,对护理上的难点能够早期预见、适时应对,制定的护理方案切实可行,应用的护理措施趋于细化,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和有效干预,显现了预期效果,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细化护理能充分体现临床护理的个体化、动态化、多样化、精细化等特点,其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缜密性、时效性和整体性,对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护理效果的明显改观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2013-01~2013-06中医外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14~35岁;病程14天~8年,平均(21.55±26.32)月。对照组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5~37岁;病程15天~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引流管周围渗液患者皮肤的影响。方法将64例腹腔引流管周围渗液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以普通纱布作为换药敷料,观察组32例采用特定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引流管处换药后皮肤情况、引流管感染情况、平均换药间隔时间及患者的舒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管处皮肤红肿、皮疹、糜烂、引流管处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对照组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46,P〈0.01);观察组患者换药间隔时间为(3.45±0.75)次/d,对照组为(1.36±0.42)次/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5,P〈0.01)。干预后观察组躯体活动、疼痛、睡眠、社会活动、情感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了患者引流管处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换药次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热敷背腧穴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妇科腹部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联合组采用热敷腰骶部背腧穴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结果联合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敷腰骶部背腧穴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能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中医技术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现状。具体内容包括缺乳病因及发病机制、产后缺乳的治疗现状。认为目前用于产后缺乳的中医技术有中医药治疗、食疗法、针灸周穴埋籽等多种方法,其中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治疗适用于产后缺乳治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