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发病率、病因及治疗结果,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方法 随机抽取的1000例患者中确诊29例为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年龄为7~23岁,平均11.1岁.埋伏牙总数32枚,骨内埋伏有22枚,骨外埋伏10枚.对临床发病率、病因、埋伏阻生的位置和方向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男性发病率小于女性,男∶女为1.0∶ 1.2,骨内埋伏阻生与骨外之比为11∶5.有65%的患者存在上颌中切牙萌出间隙不足,但是属于中重度拥挤的仅占15%.埋伏牙自身形态和位置异常的发病率高达71%.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正畸牵引导萌术、自体牙移植以及拔除阻生牙.结论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主要发病原因是牙齿形态和位置异常所致.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后,大部分埋伏阻生的恒上颌中切牙治疗结果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青少年和成人均角、深覆(牙合)患者拔牙矫治在机理上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治疗前后资料完整的Ⅱ度以上深覆(牙合)均角患者55例,其中25例治疗前平均年龄(14.06±1.26)岁,纳入青少年组;30例平均年龄(28.08±7.21)岁,纳入成人组.样本均减数四颗前磨牙直丝弓技术矫治.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分析牙齿唇倾度L1-NB,LI-MP,磨牙的伸长TUM-PP,TLM-MP,骨面型ANB,SN-MP,下颌体长度Ar-Gn,下颌升支高度Ar-Go 等,探讨两组在矫治机理上的不同.结果 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治疗前后的ANB角和下颌平面角(SN-MP),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青少年组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增大,下颌磨牙伸长,与成人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青少年组下前牙唇倾度减小,成人组增加,两组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青少年和成人均角深覆(牙合)矫治前后骨面型保持不变,青少年组磨牙升高明显,成人组下前牙唇倾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瓷贴面用不同类型树脂粘接并加速老化后的颜色稳定性和不透光度变化。方法:用IPS e.max PressA1色瓷块制作厚0.4 mm、直径10 mm的瓷片28片,随机分为4组(n=7),分别用BEAUTIFIL Flow、DEO-Link SE、Panavia F、Vi-riolink N粘接,LED光固化灯照40 s。将0.5 mm厚瓷贴面树脂复合体放入环境模拟器中加速老化,数字比色仪测量老化前后的颜色值,用CIE L*a*b*颜色系统计算颜色值变化量ΔE和不透光度变化值ΔO,用ANOVA,LSD(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材料均有明显的颜色值和不透光度变化。ΔE范围0.6~2.29,其中BEAUTIFIL Flow颜色变化最小,DEO-Link变化较大。ΔO为0.46~2.55。Panavia F不透光度增加最多(P<0.05)。结论:加速老化可导致所有测试材料颜色变化,但变化量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之内(ΔE<3)。 相似文献
4.
应用曲面断层片定位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全口曲面断层片定位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纳入标准选择患者45例,每一患者均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埋伏尖牙、同侧中切牙以及对侧正常尖牙的最大的近远中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以相邻的完全萌出的中切牙为标准,分成牙冠、根中和根尖3部分.结果 经过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如果埋伏尖牙位于邻牙的牙冠和根中部,当尖牙和同侧中切牙近远中径之比(CⅠ值)等于或大于1.10时表明它们全部位于腭侧.但是在根尖部仅用此方法不能辨别其唇腭侧位置.结论 通过限定埋伏阻生尖牙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利用曲面断层片诊断埋伏尖牙的唇腭侧位置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小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murine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 mSDF-1)结合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以及骨胶原支架(Bio-Oss®)构建无外加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的可行性,并检验其体内异位成骨的效果。方法:将3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于小鼠颅部做皮肤切口,各组小鼠分别植入:(1)1 ∶50(体积比)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混合液+骨胶原支架(空白对照组);(2)10-3 mol/L SIM溶液+骨胶原支架(SIM组);(3)200 mg/L mSDF-1溶液+骨胶原支架(mSDF-1组);(4)10-3 mol/L SIM+200 mg/L mSDF-1溶液+骨胶原支架(SIM+mSDF-1组)。植入1周后,连续2 d,每天分别在支架局部注射上述各组相应的溶液50 μL。饲养6周后,取出支架及其周围组织,通过软X射线投射成像及灰度测定、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定性及定量观察其成骨效果。结果:SIM+mSDF-1组软X射线灰度值[(421 836.5±65 425.7)像素]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53 345.6±45 222.2)像素,P<0.01]、SIM组[(158 119.2±100 284.2)像素,P<0.01]以及mSDF-1组[(255 529.5±152 142.4)像素,P<0.05];在SIM+mSDF-1组内可见明显的骨桥蛋白和骨钙素的表达;SIM+mSDF-1组血管丛密度[(46±8)条/mm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23±7)条/mm2, P<0.01]和SIM组[(24±6)条/mm2, P<0.01]。结论:使用mSDF-1结合SIM以及骨胶原支架构建的无外加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可于小鼠颅部皮下异位成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釉瓷上釉和不同打磨抛光磨头处理后,烤瓷表面粗糙度的不同,为临床选择抛光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圆盘状瓷片70片,随机分为7组(n =10)。以釉瓷上釉作对照为第1组,第2组至第7组均用松风氧化铝白砂石打磨,第2组打磨后不做处理;第3组打磨后使用松风 Ceramiste 烤瓷抛光套装磨头抛光;第4组在第3组的基础上加用松风Ceramaster 精细烤瓷抛光磨头抛光;第5组打磨后使用德国固美(Komer)烤瓷抛光套装磨头抛光;第6组打磨后使用固美氧化锆抛光磨头抛光;第7组打磨后使用德国 EVE 氧化锆抛光磨头抛光。对瓷片进行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的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最大轮廓峰高(Rp)的测量,使用 SPSS 16.0统计软件对测量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表面形态进行观察。结果:第2、3组的 Ra、Rp 值均大于第1组(P <0.05);第4、5、6、7组的 Ra、Rp 值与第1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第2、3、4、5组的 Rz 值均大于第1组(P <0.05);第6、7组的 Rz 值与第1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电镜下观察第6、7组与第1组瓷面平整度相似;第4、5组瓷面较平整,凹坑较少;第2、3组瓷面棱脊、凹坑较多。结论:使用打磨颗粒为微米级超细天然金刚砂的抛光磨头能达到类似上釉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4种常用粘结材料对VITA MarkⅡ可切削陶瓷的粘结强度。方法:应用4种常用粘结材料(Fuji PLUS、Panavia F、RelyX Unicem和FL—BOND+Beautifil Flow),将切割好的瓷片、牙片粘结,水浴50h后和冷热循环3000次后测其剪切强度,体视显微镜观察粘结破坏情况。结果:水浴50h组中Panavia F、RelyX Unicem和FLBOND+Beautifil Flow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Fuji PLUS的剪切强度(p〈0.05)。冷热循环3000次组中Panavia F的剪切强度最高,与另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navia F可用于MarkⅡ瓷的粘结,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和自酸蚀粘结剂配合流动树脂的初期粘结强度尚可,但冷热循环后粘绪强度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9.
口臭患者舌背菌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口臭患者舌背菌群多样性变化的规律。方法采集7名口臭患者和4名健康者舌苔标本,使用通用引物扩增标本中所有细菌的16SrDNA片段,测序分析并构建舌背微生物的种系进化树。结果共检测212个克隆,口臭组136个,鉴定出42种微生物(包括9种尚不能确定的微生物);对照组76个克隆,鉴定出23种微生物(包括7种尚不能确定的微生物)。2组标本中检出率最高、检出数目最多的菌种均为链球菌;其中17种已知细菌只在口臭患者舌苔上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是叶瘤杆菌(85.7%),殊异韦荣氏菌(71.4%)和Solobacterium moorei(57.1%)。结论口臭组舌背菌群的生物多样性高于对照组。叶瘤杆菌、殊异韦荣氏菌、Solobacterium moorei可能与口臭的产生相关,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中粘接剂溢出的情况,旨在验证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在种植修复粘接固位中是否具有减小粘接剂流入深度的作用。方法:利用ANSYS 19.0软件建立两个模型,一个是传统边缘及牙冠(模型一,常规组),另一个是具有基台边缘-牙冠平台转移结构的边缘及牙冠(模型二,平台转移组)。两个模型中基台的周围均包绕着牙龈组织,边缘均位于龈下1.5 mm。利用ANSYS 19.0软件对两个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在两个模型中,相同量的粘接剂充填于牙冠内侧壁及基台之间的间隙内,牙冠在基台上方约0.6 mm时开始进行模拟粘接的过程。牙冠匀速下落,用时为0.1 s。观察0.025 s、0.05 s、0.075 s、0.1 s时粘接剂溢出的情况,并测量0.1 s时粘接剂没过边缘的深度。结果:在0 s、0.025 s、0.05 s时,两组模型中的粘接剂均在基台边缘以上。在0.075 s时,模型一中,牙龈被粘接剂挤压发生形变,与基台之间的间隙增加,粘接剂开始流入该间隙内;模型二中,由于牙冠颈部缩窄,粘接剂只受到来自牙龈和基台边缘向上的反作用力而向上溢出。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