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克斌  郭虹 《云南医药》1991,12(2):83-85
腹膜透析在国内已普及,我省自1984年开展以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与内地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该文旨在促使腹膜透析这一简单易行的治疗技术能在我省边远地州、县医院迅速普及开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41例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Quinton-wahurkar双腔导管进行多种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便、安全,透析效果好,并发症少,不仅是较理想的暂时性血管通路,必要时可以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3.
体外震波碎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者尚不多见,我们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男,44岁。因双肾多发性结石于1988年1月行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左腰部反复绞痛,肉眼血尿,恶心呕吐,尿量每日400ml。于2月25日入院。查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求简单、方便、适用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中,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实验组227例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对照组209例采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结果试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7.7%,总穿刺成功率为99.1%;对照组一针成功率为80.4%,总穿刺成功率为88.5%。实验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1%,对照组为21.5%,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留置时间、血流量、KT/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方便,明显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理性钙浓度透析液联合碳酸钙、骨化三醇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的变化。方法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1.75mmol/L浓度钙离子透析液12月以上后改为1.25mmol/L浓度钙离子透析液(生理性钙透析液),联合碳酸钙和小剂量骨化三醇口服,3个月后观察血清总钙、磷、钙磷乘积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生理性钙透析液治疗后,患者血清总钙、iPTH未见明显变化,而血清磷以及钙磷乘积均明显下降。结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生理性钙透析加碳酸钙有助于降低血磷,提高了对活性维生素取和含钙磷结合剂治疗的耐受性,避免加重高钙血症和转移性钙化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昆明市延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0年以来需要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在穿刺前、穿刺过程中应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并实时记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情况,观察局部麻醉效果、穿刺是否顺利、穿刺导丝进入长度情况,分析心律失常与相关观察因素的关系。结果29/100(29%)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导丝进入血管的长度有关(P〈0.05),而与年龄、身高、局部麻醉效果、穿刺顺利与否及电解质、PH值、动脉氧分压、氧饱和度等无关。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及室性早博,以房性早博多见。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剌插管过程中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导丝过深插入有关,避免过度插入导丝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γ-心功能仪对40例尿毒症患者不同状态时左右心室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根据各参数改变,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较早于收缩功能受损,而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几乎同时受损,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心功参数与血BuN、Cr值无一定关系,而与高血压、心衰频度、胸片心脏增大呈正相关;透析前后心功能变化,透析后左右心室功能各参数均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简单、方便、适用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实验组227例采用B超引导中心深静脉穿刺置管法,对照组209例采用传统深静脉静脉穿刺置管法。结果试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7.7%,总穿刺成功率99.1%;对照组一针成功率为80.4%,总穿刺成功率88.5%。实验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1%,对照组为21.5%,实验组在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两组在血流量、留置时间以及KT/V的值等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超引导中心深静脉穿刺置管法操作简单、方便,明显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血浆置换(PE)用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高敏肾移植受者术前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9例高PRA肾移植受者术前应用HDF联合PE治疗,治疗平均持续时间3.5~4.0h,治疗2次。于治疗前后检测病人PRA、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浆清蛋白(ALB)、血钾、血钠、血糖的变化。结果 HDF联合PE治疗后PRA值较治疗前下降(t=4.14,P<0.01),治疗后PRA值3例转阴,5例<10%,1例<30%。术后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0,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经治疗后逆转。治疗后Cr、BUN、血钾、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AL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2.60~10.94,P<0.05、0.01)。结论HDF联合PE治疗高PRA肾移植受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用途弓打开咬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固定矫正器中配制多用途弓打开咬合(下颌为主)。结果 多用途弓在深覆耠病例矫治中(以高角病例或高角倾向)能有效地打开咬合。结论 多用途弓打开咬合应用于临床以高角病例或中高角倾向前牙深覆耠病例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