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7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初步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经皮心导管缺损封堵术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包括9例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9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围术期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所获取实时三维超声资料进行进一步的三维超声剖视分析和定量测量,并与二维超声结果比较。结果18例均获较满意的Live3D实时三维超声显示,能实时显示房、室间隔缺损的缺损解剖部位、立体形态及与房室瓣、半月瓣和腔、肺静脉等相互空间关系,经导管缺损封堵术后的Amplatzer装置在房、室间隔空间位置、与间隔边缘吻合程度及随间隔活动状况等,而较显示缺损一个径线的二维超声提供更丰富直观的三维超声空间诊断信息。实时三维超声房、室间隔缺损测值(1.25±0.58cm)与所选Amplatzer装置型号(1.72±1.06cm)相关性(r=0.97,P<0.0001)高于经胸二维超声测值(1.28±0.71cm)(r=0.93,P<0.0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简便安全、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在经心导管缺损封堵术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封堵器安置及术后疗效判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对下肢缺血裸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从人自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置于EBM -2培养基内培养7d后 ,获得内皮祖细胞。将1×106个内皮祖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入下肢缺血裸鼠体内 (8只 ) ,对照组 (8只 )通过尾静脉注入等量的PBS。移植后第28d ,处死动物 ,进行组织学和生理学评估。结果内皮祖细胞组毛细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36.4±40.5)/视野 ,(53.65±14.02)/视野 (P<0.01)] ;内皮祖细胞组的肢体致残率 (25 % )较对照组 (50 % )减少。结论体外扩增的内皮祖细胞移植能够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 ,并能减少肢体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雷氏丹参片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华  徐琛华 《中成药》2005,27(9):1055-1056
目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升高,红细胞滤过性下降,血浆中缺少正常人具有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此类疾病发展过程中血浆黏度逐渐升高,以梗塞前综合征为最高,不稳定心绞痛次之.本文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雷氏丹参片(以下简称丹参片)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丹参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丹参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片,在治疗和观察前后分别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丹参片后全血黏度(包括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丹参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运动功能和运动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法乐氏四联症 (TOF)根治术后运动功能和运动风险 ,并探讨相关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5 4例TOF根治术后患儿依次进行心电图、2 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结果 除 13~ 14岁年龄组外 ,其余各组TOF根治术后患儿静息心率和收缩压与正常同龄儿童差异无显著性 ,但其极量心率和最大收缩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OF术后患儿运动耐量平均为正常同龄标准的 ( 81 7± 13 8) %。运动耐量与肺动脉瓣返流程度、体外循环时间、手术年龄、右室流出道梗阻程度呈负相关。 18例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患儿平均运动耐量为 ( 6 9 4± 2 0 1) % ,35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的患儿平均运动耐量为 ( 85 5± 7 8)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t=3 2 2 8,P <0 0 1)。2例患儿运动诱发频发多源室性早搏。结论 TOF术后运动功能较正常同龄降低约 2 0 % ,影响运动功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右室收缩压增高、中 重度肺动脉瓣返流、手术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和心律失常。运动诱发频发多源室早提示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增高。早期进行手术 ,术后血流动力学正常或接近正常的TOF患儿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T(cTnT)与非特异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VMC)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实验组为 36例诊断为急性VMC患者 ,检测 36例VMC患者发病 1周内血清cTnT及TNF α ,并与对照组 4 0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cTnT平均值 :VMC组为 (0 .6 0 2 5± 0 .5 36 9) μg/L ,对照组为 (0 .0 12 1±0 .0 0 0 2 ) μg/L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TNF α平均值 :VMC组为 (45 .12± 2 9.0 1)ng/L ,对照组为 (3.2 4± 3.17)ng/L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 ,VMC患者在急性期中 ,cTnT及TNF α均有明显升高 ,而且二者密切相关 ,说明TNF α在心肌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MMP-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基础上,分离、培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应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观察辛伐他汀对巨噬细胞MMP-3表达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能够明显抑制斑块内巨噬细胞MMP-3的表达,但对MMP-3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辛伐他汀具有独立于其系统性降脂作用之外的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此抑制作用可能不在基因转录水平,而是影响其后转录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阵发性血红蛋白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3例新生儿PNH的病例资料,从临床,血象,溶血检查方面及红细胞,粒细胞CD55/CD59的表达检测等方面分析其特点。结果 新生儿PNH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期黄疸持续不退、面色苍白、进行性贫血,典型的酱油色样尿不易发现。3例患儿红细胞CD55表达均有缺陷,2例红细胞CD59表达缺陷,1例进行粒细胞CD55/CD59检测,发现亦有表达缺陷,诊断为PNH。结论 新生儿PNH极为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同于成人,不易发现,而通过血细胞CD55/CD59表达的检测,可明确诊断该病。因此,临床上在怀疑溶血病时,同时需考虑PNH的可能,利用目前先进的诊疗技术,从PNH的发病机制出发,积极进行血细胞CD55/CD59表达的枪测,以早期明确诊断新生儿PNH,以免漏症、误症。  相似文献   
8.
影响小儿多平面经胸三维超声心脏成像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小儿多平面经胸 (TTO)三维超声检查的优化方案。方法 选择影响TTO检查的采集途径、采样角度间隔、原始图像增益、对比度、灰价阈值及透明度等 6个因素 ,各因素下设三个水平 ,按年龄段分组进行正交试验分析 (L1837) ,以三维重建效率为考核指标 ,评价各因素各水平的重要性。结果 各因素对三维重建效率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中采样角度间隔所起作用最大。按各因素平均极差值大小排序 ,各因素最大值分别位于 :采样角度间隔 3°、采样途径经剑突下、图像增益 90、对比度 2 0、灰阶阈值 10及透明度 2 0。采用上述方案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理想的TTO三维超声成像。结论 探索合理的TTO三维超声检查方法 ,有利于促进该技术在小儿心脏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端粒、端粒酶参与细胞老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本文不端粒、端粒酶在血管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右室舒张功能异常是临床并不罕见的病理生理改变.但由于右室极不规则的形态和众多的影响因素,右室舒张功能的检测受到较多的限制.本文就右室舒张功能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