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9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各实验室在制备结核菌鸡卵固体培基时,均多采用新鲜红壳鸡蛋(一般为各地草种鸡),而很少采用白壳鸡蛋(一般为引进洋种鸡)。红壳蛋的卵黄呈桔黄色、蛋清量少;白壳蛋的卵黄呈淡黄色,蛋清量多,培基凝固后前者呈湖绿色,后者呈淡兰色,从外观上看白壳蛋培基的色泽稍差(习惯感觉培基为湖绿色),而认为白壳蛋培基可能会影响培养阳性检出率。本文以临床痰标本400例作二批实验,以分析白壳蛋培基对阳性检出率有无影响,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刊近期内收到五篇有关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疑肺结核的文章。共查肺部有可疑病灶、痰菌阴性病人318名。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刷检涂片、收集病灶部位冲洗液涂片或培养、镜检后连续留痰集菌及肺活检等方法,有250例明确了诊断。五组病人的确诊率分别为:61.5%、60.4%、86%、86.2%及87.7%。作者认为,为了明确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可疑肺结核患者的一项有益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28例胸内以肺切除术为主的病人术后疼痛进行针刺穴位治疗,按疼痛部位循经及同名经上下肢相配的原则取穴,用捻转与提插相结合的手法。强度以病员有酸胀感能耐受为度.持续运针15~20分钟,留针5分钟,然后起针。监测指标有止痛效果及针刺前后血压、脉搏、呼吸、指端阻抗血流图和胃电图对比、针刺手法操作前后结果表明:所有病例均有一定程度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阿霉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肿瘤化疗药之一。抗瘤谱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呼吸道肿瘤、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等。因此阿霉素质量对广大肿瘤患者化疗效果影响甚大。1991年2月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10家医院接受广东汕头(鱼它)滨—华明药厂委托,就  相似文献   
5.
这次领导上允许我参加了1956年7月间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大会,会后又参观了各地结核病防治机构,使我看到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认识了我们的任务和工作方向。兹仅就个人的感想和体会,做一报导,供大家参考。第十届大会是团结会又是学术经验交流大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华医学会、生理学会、解剖学会、微生物学会和药学会五个学会,联合召开1800多人参加的盛大会议。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派了代表参加,在香港、澳门的我国医师们的代表、国内一百多名中医、从西藏赶来的藏医等,不仅参加了会议,还宣读了许多论文。很多多年不见、音信不通的  相似文献   
6.
窒息是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咯血发生的窒息,其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救治,病者往往在数分钟内死亡.抢救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窒息先兆,而窒息先兆的早期发现又基于对窒息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肺癌单克隆抗体-牛血清白蛋白-甲氨喋呤结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牛血清白蛋白先以双功能试剂琥珀酰二硫吡啶丙酸酯引入二硫吡啶基,继与甲氨喋呤通过碳亚二胺共价连接,经流基苏糖醇还原后再和事先引入碘乙酰基的单抗交联反应成结合  相似文献   
8.
胸膜间皮瘤是少见肿瘤之一,本文收集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2.1岁。有可疑石棉接触史57.1%。纤维型11例,肉瘤型8例,上皮型8例,混合型1例。弥漫性5例,局限性23例。合并胸腔积液12例,血性  相似文献   
9.
利福平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药物之一,测定其在血中的浓度对研究利福平的治疗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利福平的溶液具有可见光以及紫外光吸收特性,人们以此建立了利福平的测定方法。也有人利用利福平与苯肼的反应产物测定其浓度。本文介绍的方法是将利福平从血中抽提出来,利用利福平的紫外吸收特性测定其含量。 材料和方法 取血浆2毫升,加3毫升10%三氯醋酸,混匀,离心沉淀蛋白,弃去上清液,蛋白沉淀部分加入1毫升10N NaOH,使蛋白完全溶解,再用3毫升乙酸乙酯抽提,离心后取上层乙酸乙酯提取液,并在340nm进行紫外光测定。  相似文献   
10.
针麻时多采用电麻仪代替手法操作,针麻究竟用高频或低频,意见不一致,我室用CDM-5型针麻参数仪,对20例针麻术前预测病员,探讨不同频率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1~60岁。病员在22℃恒温室内静卧10~15分钟后,就标准后外侧剖胸切口线的后、中、前三点用弹簧测痛棒测痛阈、耐病阈,作为自身对照值,采用实际手术切口部位止痛穴后溪、束骨;支沟、足临泣;合谷、陷谷;内关、太冲四对穴,得气后接上CDM-5针麻仪诱导,病人被分成四组(每组5人),分别采用高频(103赫兹/秒)、中频(60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