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体左右足大趾甲襞微循环,探索其与脑部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专用变倍显微系统对比观察了三组27人脑疾不同惠者和健康者的左右足大趾甲襞微循环、左右手甲襞微循环状态。结果:不同脑疾患者可见足大趾甲襞微循环状态改变,并且左右足有差异;足与手的甲襞微循环形态反映差异极大。结论:实验初步提示足大趾甲襞微循环与脑部可能相关,分析认为与中医经络一足厥阴肝经有关。  相似文献   
2.
200例人体舌象的定量化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舌诊对中医临床辨证有较大价值,部分病例通过望舌即可得出一定的诊断依据。然而,临床仍沿用几千年的传统方法,采用肉眼观察,凭经验判断,这种诊察方法必然受到观察者主观条件(包括视觉条件)和周围照明条件的影响。所以,对舌象进行望诊辨色的客观化研究一直是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十分重视的课题。本项工作是采用光电积分法首次开展对200例人体不同舌象(包括舌质、舌苔、舌苔指数)作色度学定量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的甲皱微循环是否具有特异性 ,并根据其特异变化部位研究其与四指全息检查法的区域检查法的模式图部位的相关性 ,最终确定甲皱微循环四指全息检查法对癌症病人的临床检查意义及早期诊断效果。方法观察患者左右手无名指和中指 (必要时观察十个手指 )的甲皱微循环形态改变 ,参照CT、PET、核磁共振等仪器的检查结果 ,也采用“一滴血”检查法进行互补检验。结果患者确诊癌症后按“双指全息检查法”检查双手无名指甲皱微循环 ,未发现任何异常 ,如按“加权积分法”检查也为“基本正常”。后检查十个手指 ,惟独左手中指甲皱微循环有重大改变 ,在“全息模式图”左手“子宫”部位 ,呈现巨大畸形改变。患者十多年前双手十指检查均为正常。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 ,在其所有的生化指标和影象仪器检查都正常的情况下 ,微循环检查和“一滴血”检查为癌症患者特征。结论此项研究说明了甲皱微循环对卵巢癌有特异性。患者患卵巢癌后微循环发生了突变 ,血管形态的畸变呈现出超正常血管七、八倍左右粗长 ,血色淤红 ,极具特征反映。因在检查中发现左右手中指具有临床检查意义 ,看来须弥补“双指全息检查法”的某些不足 ,不但要检查双手无名指 ,还要添加中指 ,因此暂时定名为“四指全息检查法” ,其“全息模式  相似文献   
4.
探索双足大拇指甲皱微循环与脑部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足大拇指甲皱微循环与脑部的相关性。方法 以脑部确诊病变者为对照组(1)包括帕金森氏病1人,脑垂体肿瘤患者3人,脑萎缩患者1人,小儿多动症1人,共5人:脑部有病痛未确诊者9人作为观察组;以脑部无不适的年轻者作为健康对照组(2)计11人。观察双足大拇指微循环的形态差异和手、足微循环的形态差异(左、右手无名指按“双指全息法”检查),找出足微循环与脑部有否相关。结果对照组(1)除一患者未见异常外(为垂体肿瘤患者,做核磁共振检查未见异常,凭催乳素检查异常作定论),其余均见异常;帕金森氏病患者(男),左足见管襻重度螺旋扭曲,患者左侧颤抖;两例女性垂体肿瘤患者均见大片管襻螺旋扭曲,尤其可见大量乱网状静脉丛,肿瘤越大,特征越明显;脑萎缩者(女),双足微血管明显收缩;小儿多动症者(女),为左足部分管襻呈螺旋状和少量静脉丛。健康对照组(2)中管襻异常者极少。大部分为发卡状或轻度收缩、扭曲,左、右足可见差异、观察组中可见到多数人单足管襻异常,但静脉丛少,畸形管襻相比对照组(1)较少,但其中一患者左足管襻严重畸变,出血明显,两周后昏厥致脑外伤庄院。但一脑梗塞痊愈者(愈两年后)、一脑外伤者(术后二十年)、一脑肿瘤(良)摘除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光纤激光器在输出波长、输出功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其中2μm掺铥光纤激光由原来的数瓦级提升到数百瓦级的水平,并且己经在材料处理、医疗、目标指示、激光测距等很多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在激光医疗方面,2μm波段的激光可以被人体生物组织中的水分强烈吸收,组织切割效率高,并具有凝血功能,可以作为精确的"手术刀",有望成为新一代的用于剥脱性嫩肤治疗的激光医疗设备。  相似文献   
6.
光谱光度法舌色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的测定舌色的新装置。它采用光学多道分析技术,能快速获得所测舌部的反射光谱特性,进而按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c l'Edairage,简称CIE)规定的标准计算出舌的色度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研究337nm 氮分子激光诱导荧光光谱(LIFS)方法诊断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液介质、四环素浸泡对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用 LIFS 可区别正常和斑块动脉,区分的正确率为94%,斑块诊断敏感性9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氧合血红蛋白的荧光再吸收作用对LIFS 有明显影响,是 LIFS 中低谷产生的原因。血液介质使正常动脉和斑块动脉的 LIFS 两高峰的荧光强度比值变得没有差异(P>0.05)。正常动脉和斑块动脉经四环素溶液浸泡后均出现特征性的四环素荧光谱,未显示四环素对斑块的特异亲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台用于甲皱微循环参数综合测量的新型仪器。采用彩色图像显示,并用视频光标跟踪法测定微血管管径和流速等参数,所获得的信息经计算机处理,最后打印出十九项参数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337nmN2激光诱导动脉荧光,以荧光光谱区分粥样硬化斑块和正常动脉壁的阳性率84%,阴性率100%,正确率89.5%。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是动脉的主要荧光物质。弹性蛋白是构成正常动脉荧光光谱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增生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的荧光光谱异于正常动脉。钙和胆固醇也可能影响粥样硬化斑块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江苏省太仓县陆渡公社塘角落小队一位农民因肾病全身浮肿、腹大如鼓,去上海著名大医院治疗未愈,返乡后遇一部队巡回医疗队,军医治愈并教授秘方,从此他以此秘方治疗了上千肾病患者。笔者曾亲身体验,并多次介绍他人医治,都获痊愈,但老农一再对本人劝说,此法只对肾炎有效,其他的病不要来看,只可惜当时不知是何种草药秘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