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氨茶碱是常用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之一.价廉,被临床广泛应用.其有效血浓度为7~20ug/ml.目前临床常规用法是0.1g/次,3次/日或0.25g 10%gs500ml静滴.以上用法,疗效欠佳,影响了氨茶碱临床应用.为此我们对本院住院病人氨茶碱的三种不同用药方法进行了血药浓度测定和疗效的观察,以便选择更好的用药方法,发挥药物的最大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156例抗菌素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涉及抗菌素18种,以青霉素类占首位.其中氨苄青霉素频次最高.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胆囊癌并非少见,约占消化道肿瘤的3%(1),由于胆囊癌早期缺乏特殊症状,诊断率甚低。我院自1985~1995年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胆囊癌34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中男5例,女29例,年龄40~86岁,其中40~60岁8例,60岁以上26例,平均年龄61岁。2 临床症状和诊断:全组病人均有右上腹痛,病程1天至20年。反复右上腹痛22例(64.7%),发热9例,黄疸13例,右上腹肿块3例,胆囊造瘘术后2例,并存胆石病者16例,其中胆囊单发结石5例,胆囊多发结石9例(26.47%),胆囊和胆总管均有结石2例。术前行B超和CT检查28例,B超诊…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测定了正常体检组 10 0例 ,恶性肿瘤组 96例血清TSGF的含量 ,结果表明 :正常体检组TSGF5 7 6± 8 5 (U/ML) ,恶性肿瘤组TSGF 79 7± 17 1(U/ML) ,二者结果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以TSGF >6 6U/ML为阳性 ,其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为 80 2 % ,因此 ,TSGF的检测是诊断恶性肿瘤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6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12月~1998年12月,笔者用中药治疗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6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6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中华内科杂志1983;22(5):261—262]。病例来源于本院中医脾胃病专科门诊及病房,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中重度胃粘膜异型增生12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对照,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门诊29例,住院31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7~64岁,平均38.1岁;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2.6~25年,平均16.8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求对膀眈癌的诊断和预后有意义的肿瘤标记物。(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63例膀股移行细胞癌(TCC)行花生凝集素(PNA)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检测。(结果)PNA受体在膀跳癌C1、C2和C3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5%、85.7%和100%,而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为18.2%、80.7%和92.3%;PNA受体和PCNA在Ta-T1期肿瘤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为65.6%和40.6%,在T2-T4期中为93.5%和80.6%;5年生存率比较,PNA和PCNA弱阳性表达组显著比强阳性表达组高;PNA受体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相关(p<0.005)。(结论)PNA受体和PCNA的强阳性表达随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增高而增强,PNA受体的增强表达与细胞增殖有关,PCNA和PNA受体是对TCC预后有重要意义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简称CP)的发病率 ,临床分类及影响CP的高危因素。方法 :把吉林地区被调查的0~6岁儿童划分为三个不同区域 ,即市区、化工区、农牧区 ,共调查30876人。用统一计划、统一表格 ,统一标准化的国际通行调查方法。结果 :经过二年的调查研究和定群随访 ,新诊断CP患儿56例。农牧区发病率为3.5‰ ,化工区为2.4‰ ,市区为1.3‰ ,总发病率为1.8‰。不同的区域间有显著差异(P<0.01)。各年龄组发病率为~6个月4例(7.2 %)、~1岁7例(12.4%)、~3岁37例(66.1 %) ,~6岁8例(14.3 %)。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对CP的20余种高危因素的调查 ,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 ,最多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 :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双胞胎、颅内出血和核黄疸。而16 %的患儿无明显病因。结论 :医疗条件较差的农牧区CP的发病率远高于市区。目前我国CP的早期诊断仍比较落后 ,56例患者中仅占4例(7.2 %) ,这与发达国家早期诊断率40 %~60 % ,相差甚远。本调查对目前我国CP的发病率 ,不同高危因素对CP发病的影响以及CP的分类 ,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0岁。因感冒后咽痛、高热,于1999年10月16日来诊。测体温399℃,诊断为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即刻给予5%葡萄糖盐水1000ml加洁霉素18g、地塞米松5mg、病毒唑04g静滴。当第1瓶5%葡萄糖盐水500ml加洁霉素18g、地塞米松5mg以60滴/min的滴速滴入约3~5min时,患者突感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随之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皮管、输液瓶,以切断过敏源,给予5%葡萄糖盐水500ml加病毒唑04g静滴,并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氧气吸入,同时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注,未见改善,又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注等措…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神经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占脑血管病的第三位,病死率40%-60%[1]。若临床表现上具有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的典型征象,诊断并不困难。但部分病人的起病方式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2]。1985年以来,我院收治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132例,其中不典型表现者21例。临床资料1985年1月-1995年2月,本院共收治1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占总急诊病例0.13%。132例中,误诊21例(占15.9%),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19-77岁,平均49岁。均为突然头痛,无脑膜刺激征而误诊偏头痛10例因首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