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8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脓毒症是一种源于感染,以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为演变特征,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且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综合征。脓毒症生物标志物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生理、生化、免疫和遗传等方面表达出可测量的指标,用于定量评估机体防御反应状态和病理生理过程,并可用于早期筛查急诊脓毒症患者。新型生物标志物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潜力,可能是早期诊断脓毒症患者的突破点。不同类型生物标志物的动态监测和联合评估,可能是脓毒症患者早期筛查的重要举措;另外,生物标志物的床旁即时检验技术为急诊早期筛查脓毒症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检测方法。本文阐述了数种不同类型生物标志物早期筛查急诊脓毒症患者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构建急诊脓毒症患者早期筛查模型提供依据,从而能更早、更快、更准确地筛查急诊脓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仅漏诊、误诊率高,且由于病变深在颅内、病因多样、发病凶险等因素导致死亡率很高,据统计达10%~33%.长期以来,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治疗多采取降颅压、抗凝及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缺乏更为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818-8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我院临床确诊的46例AS病人行MRI检查和CT检查,收集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化验指标与CT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检出率上,0级和Ⅰ级病变检出率上,MRI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Ⅱ级病变上二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质侵蚀和骨质硬化的检出率上,CT均高于MRI,(P0.05)。结论骶髂关节MRI能够对AS患者做出早期诊断,而CT能够准确的对SIJ的病变分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中暑患者入院早期血栓弹力图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0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38例)和死亡组(4例)。收集患者入院1,2,3,5,7天内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值,比较两组患者R值,K值(凝血形成时间),α值(血形成速率),MA(最大反映幅度)的差异。结果:在入院后第3天起死亡组R值延长、MA值缩短,入院后第5天起K值延长、α值降低。与生存组比较,两组相应时相点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能够准确反映重症中暑患者凝血/纤溶过程中不同成分的功能,而MA值与血小板计数值同步并持续降低,则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sepsis)目前研究是一种因机体感染导致所在宿主反应失控,进而演变成致命器官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多见于一些合并严重疾病、外伤、昏迷等情况的急危重症患者,机体的病情若进一步严重时便进展为脓毒症休克/感染性休克,其致死率高,是目前急危重症患者的可能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属于一种涉及到宿主、免疫和炎症、凝血功能、微循环和代谢以及细胞功能等多种机制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情若持续发展,则会导致患者则发生休克、严重休克、MODS(MOF)、甚至可能死亡。脓毒症的治疗也是临床需要面临的难题之一,但目前现有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法一般只能控制患者的病情,总体上来说治疗效果仍欠佳。本文将对脓毒症的病理生理的机制、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 37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7例FUO患者最终明确诊断123例,诊断率89.8%;感染性疾病是FUO的首要病因,其中前三位致病因素为结核病、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结缔组织疾病为第二位病因,其中前三位致病因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变应性亚败血症)、血管炎;恶性肿瘤为第三位病因,其中前三位致病因素为淋巴瘤、白血病、胃癌.结论 FUO的病因中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性疾病.在临床诊治中,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反复的体格检查、同时配合相关辅助检查,大多数病因可以明确.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快速交换法置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 29例小肠梗阻患者接受快速交换法置入肠梗阻导管。泥鳅交换导丝到位后,其尾端经肠梗阻导管端孔进入,并经减压侧孔引出,透视下快速交换法置管。临床转归为分为:痊愈、手术、好转、无效。其中,痊愈、好转、手术视为临床有效。以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有效率评价效果。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临床转归计有痊愈9例、手术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临床有效率93.1%(27/29)。 结论 DSA引导的经侧孔快速交换法可简捷地置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是治疗小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亮平  戴立荣 《全科护理》2021,19(2):239-241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三位一体”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疾病复发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应用“三位一体”模式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青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住院治疗的60例青年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与口服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与口服序贯治疗,疗程10~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发应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青年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是治疗青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28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妊娠合并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经积极治疗后,母婴预后良好,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6例重度及危重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经积极综合治疗后,5例逐渐缓解,其中1例经上述治疗无效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妊娠可使部分哮喘病人出现急性发作,对重度及危重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