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建立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顺铂(DDP)耐药细胞株,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采用逐步增加顺铂浓度、间歇诱导的方法,建立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DDP体外耐药细胞模型;MTT法检测MDA-MB-231/DDP的耐药特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耐药细胞内DDP药物浓度的改变;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两种细胞耐药相关基因MDR1、BCRP、MMP7及 GST-π表达差异。结果 MTT显示MDA-MB-231/DDP的顺铂、5-氟尿嘧啶及环磷酰胺的耐药指数分别为9.80、4.43及2.21;高效液相检测显示2种细胞分别与6 μg/ml的DDP接触24 h后,MDA-MB-231细胞内DDP的浓度为(47.10±2.37)ng/(5×104) cells,而MDA-MB-231/DDP细胞则为(6.30±1.64)ng/(5×104)cells(P<0.01);MDA-MB-231/DDP细胞中MDR1、BCRP、MMP7及GST-π基因 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亲本细胞的15.39、13.73、22.52及44.90倍(P<0.01)。结论 逐步增加浓度、间歇诱导的方法建立了稳定、耐药性较高的MDA-MB-231/DDP细胞株,其耐药机制可能与ABC转运蛋白表达增加等多种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抑制剂MK-2206联合顺铂对三阴性乳腺癌4T1顺铂耐药(4T1/cisplatin,4T1/DDP)移植瘤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顺铂(cisplatin,DDP)低剂量诱导及体内外交叉致瘤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三阴性乳腺癌4T1/DDP耐药小鼠移植瘤模型,给予DDP腹腔注射(0.3 g/L,1次/d)单独或联合MK-2206灌胃(12 g/L,1次/周)治疗。给药28 d后处死小鼠,小动物成像检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磷酸化Akt(phosphorate-Akt,p-Akt)和总Akt(total-Akt,t-Akt)蛋白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7,MMP7)表达差异。结果建立的三阴性乳腺癌耐药小鼠模型达中等耐药程度。建立非耐药小鼠与耐药小鼠肿瘤组织生长速度未见明显区别(P>0.05)。分别给予这两种模型小鼠相同剂量(0.3 g/L)的DDP治疗后,耐药小鼠对DDP的敏感性低于非耐药小鼠(P<0.01)。将MK-2206(12 g/L)与DDP (0.3 g/L)联合应用后小鼠肿瘤较单独应用DDP缩小,且可降低P-gp、BCRP、MMP7蛋白的表达(均P<0.05),并降低Akt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MK-2206联合顺铂能够逆转4T1/DDP移植瘤耐药性,且与抑制Akt蛋白磷酸化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讨论中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用药规律及中医治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主题词检索的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20年6月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万方数据库及PubMed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类文献,下载并阅读全文,筛选符合标准的内服中药方剂,对纳入研究的方剂中的中药从使用频次、功效等方面进行统计,并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52篇文献,共纳入56首方剂。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柴胡、甘草、赤芍、当归。根据药物功效分类,应用最多的为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通过药物聚类分析获得的药对3个,药组1个,并获得4个聚类方。结论: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根据病机,多使用疏肝清热、温阳化痰之法,根据病情演化辅以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s)治疗的乳腺癌患者ERα基因rs9340799、rs223469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AIs所致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60名接受AIs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排除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提取全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对rs9340799、rs2234693位点进行单向测序;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L1-4)骨密度(BMD)。结果 ERα基因rs9340799位点各基因型受试者的腰椎BM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A型高于A/G型及G/G型(P0.01);rs2234693位点各基因型间的腰椎BMD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T/T型、C/T型均高于C/C型(P0.01)。去除绝经年数的影响,两位点各基因型受试者间腰椎BMD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接受AIs治疗时间分层分析,两位点SNPs与服药1年内受试者的腰椎BMD相关(P0.01),在服药1年及以上的受试者中,rs9340799位点SNP与腰椎BMD相关(P0.05)。结论 ERα基因rs9340799、rs2234693位点SNPs与接受AIs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腰椎BMD存在显著性关联。与纯合基因型A/A型、T/T型相比,杂合基因型A/G型、C/T型及纯合基因型G/G型、C/C型更具有发生骨代谢异常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叶状肿瘤和128例纤维腺瘤的超声声像图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声像图显示2组在肿瘤形状、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无回声区、后方回声、血流信号分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超声声像图示肿块呈欠规则或不规则形,内部回声不均匀,见钙化及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彩色血流分级呈Ⅱ或Ⅲ级,均视为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及中药乳癌术后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87例,动态观察术前、常规手术及放化疗等西医治疗后及服乳癌术后方6个月后血清VEGF水平,并随访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率与无病生存率。结果共有80例完成观察。VEGF检测显示,患者术后化/放疗后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乳癌术后方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率为3.75%,无病生存率为96.25%,总生存率达100%。结论 VEGF水平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呈动态变化,乳癌术后方可能通过降低VEGF水平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7.
正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性疾病。西医又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闭塞性乳腺炎"或"非哺乳期乳腺炎",中医称为"粉刺性乳痈"。临床上以女性多见,而男性较为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对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报道较少,由于该病例较少,故治疗方案主要依靠经验,推荐手术及西药治疗。导师薛晓红教授曾治疗几例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择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在单纯表现为乳头溢液的T0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319例乳头溢液患者中经乳管镜及乳管造影发现并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4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319例患者,其中单纯行乳管镜检查204例,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检查115例,共发现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47例。47例患者均行乳管镜检查,其中16例联合乳管造影,单纯乳管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52.5%(31/59),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76.2%(16/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检查,术前评估病变范围<2.0cm 6例,2.0~5.0cm 9例,>5.0cm 1例;术后病理明确<2.0cm 7例,2.0~5.0cm 8例,>5.0cm 1例。相比术前病变范围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切除后残腔内癌残留,单纯乳管镜组14例,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组2例。肿瘤侵犯乳头乳晕,单纯乳管镜组3例,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组1例。结论:乳管镜结合乳管造影检查,可以提高乳管镜检查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部位及范围,为手术操作及完全切除病变组织提供依据,也可为保留乳房手术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中弹性应变率比值对判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弹性成像检查54个乳腺病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弹性参数的差异,从而确定良恶性病灶的弹性应变率比值的临界值。结果 54个乳腺病灶中,良性病灶44个,恶性病灶10个。弹性应变率比值良性病灶为1.03±0.46,恶性病灶为1.65±1.28,后者大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乳腺病灶弹性应变率比值≥1.35作为恶性病灶的诊断临界值,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95.56%,准确性为94.44%,阳性预测值80.01%。结论弹性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超声检查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