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冠状动脉心肌桥(MB)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析1 500例CAG结果,记录MB的位置及长度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及程度。结果检出MB179例(11.9%),其中165例(92.2%)为单发肌桥,14例(7.8%)为多发肌桥,以左前降支(LAD)为最多,共152例(84.9%)。Ⅱ~Ⅲ级狭窄的MB患者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级狭窄的M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多为LAD单发,有加促其近段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可能,MB的狭窄程度越严重,引起心肌缺血越严重;对于有缺血症状的MB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A)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UA患者(UA组,131例)与AMI(AMI组,139例)两组人群,并测定GA、FBG、2 h PBG、GHb指标。探讨UA和AMI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AMI组患者GA、FBG及2 h PBG较UA组升高(P<0.05),且FBG及2 h PBG与GA呈显著正相关,而两组之间G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资料显示AMI组比UA患者具有更高的血糖水平,GA、FBG及2 h PBG能有效监测UA和AMI急性期的变化,从而预测高危人群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血糖,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骨转换情况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为控制患者骨折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494例纳入研究,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与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VD),I型胶原氨基延长肽(type I collagen amino-lengthening peptide,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ross),骨钙素(osteocalcin,OC)。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HbA1c7.0%)、B组(7.0%≤HbA1c9.0%)、C组(HbA1c≥9.0%),同期非糖尿病体检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同分组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25羟维生素D、I型胶原氨基延长肽、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11、-0.10、-0.10、-0.19.对照组4项骨代谢标志物均高于A、B、C 3个糖尿病患者组(P0.05),糖尿病患者A组的骨钙素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影响骨转换标志物水平。骨钙素在骨转换标志物中是更为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可能在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中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李艳宁  杨小胜 《中国骨伤》2023,36(5):436-439
目的:探讨改良交替负压引流方式在后路腰椎融合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脊柱外科行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节段手术22例,双节段手术62例。根据入院时手术节段及顺序分别编号分组,其中观察组(改良交替负压引流组)42例,术后给予自然压力引流,24 h后改为负压引流;对照组42例,术后给予负压引流,24 h后改为自然压力引流。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24 h和术后1周最高体温、引流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总引流量分别为(456.69±124.50)、(572.36±117.75) ml,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4.00±1.17)、(4.95±1.31) 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4 h最高体温分别为(37.09±0.31)、(37.03±0.33)℃,术后1周最高体温分别为(37.05±0.32)、(36.94±0.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表浅伤口感染1例(2.38%),对照组2例(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深部伤口感染及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结论: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采用改良的交替负压引流方式,可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而不增加引流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