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8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苏玉新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正骨世家,早年随父苏相良(1901年~1981年)老医师学习中医正骨。侍诊四载,尽得其传。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在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各类骨折及脱臼中,独具匠心,手法娴熟,固定巧妙,接骨不痛,无后遗症。苏氏正骨在北方形成独特风格,屡验屡效。现摘介其治法精微。  相似文献   
2.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常引起关节疼痛,影响关节功能,甚至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严重的后遗症.自2004年~2007年,我们采用"斯氏针牵引撬拨法"治疗跟骨骨折4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固定难,易产生并发症的难题,结合骨盆的特征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骨盆骨折固定器,经62例骨盆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观察,随访6个月~2年零6个月,治疗前后X线检查及临床疗效评定:治愈50例,好转12例,认为该固定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有加压、撑开、纠正旋转等多项功能结合干一体,仅通过四枚4mm螺纹针,穿入髂骨的髂前上棘处,是一种治疗骨盆不稳定性骨折比较新颖和理想的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2002年2月收治1例因汽车肇事被车轮碾压右足的患者,急诊应用双股前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足部皮肤大面积缺损。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急诊入院。局部检查:右踝上5cm处至跖骨头部皮肤呈脱套缺损,内外踝及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胫后动脉及部分跟腱断裂,创面污染较重。急诊清创,骨折克氏针固定,皮肤缺损范围为跖后侧长20cm,背前侧长15cm,跖骨头处周径2lcm,跟踝处周径2lcm,趾底宽度为l0cm,取双侧股前外侧皮瓣,面积各为22cm×16cm,组合移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术后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2讨论…  相似文献   
5.
苏氏正骨术配合单侧多功能固定器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氏正骨术配合单侧多功能固定器治疗股骨干骨折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114200)苏玉新,苏继承,张广智我院自1992年10月始,用单侧多功能固定器治疗股骨干骨折5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8~68岁,平均年龄38岁;...  相似文献   
6.
痛风的辨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从中医学脏腑理论角度,对痛风的病因病理进行了较为贴切的论述。认为素体肥胖,过食肥甘;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失开合,是导致嘌呤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基础。阐述了辨证论治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痛风的辨治     
本文从中医学脏腑理论角度 ,对痛风的病因病理进行了较为贴切的论述。认为素体肥胖 ,过食肥甘 ;脾失健运 ,肝失疏泄 ;肾失开合 ,是导致嘌呤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基础。阐述了辨证论治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含量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变化是骨的脆性增加,骨的正常应力和负载减弱,以致通常在不致于发生骨折的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或多处骨折。此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有关资料表明,现在患病人数...  相似文献   
9.
<正>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TDR)是一种临床上少见但可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创伤。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TDR的发生有明显增多趋势。由于膈肌破裂常是全身多发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旦形成膈疝,病情将更加严重,将成为伤后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启动原因之一,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入治TDR患者24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21例,女3例;年龄650岁。下胸部锐器开放伤6例,下胸及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随机计算机表法分为甲组与乙组,各40例。甲组采取高渗盐复合液治疗,乙组采取甘露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脑动静脉氧含量差、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颅内压、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的颅内压、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分别为(22.29±2.51)mm Hg(1 mm Hg=0.133 kPa)、(58.49±6.58)%、(59.53±6.85)ml/L,均优于乙组的(26.44±3.05)mm Hg、(53.15±5.49)%、(68.44±7.17)m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分别为(9.77±0.74)、(62.44±6.88)mm Hg,均高于乙组的(5.16±0.52)、(54.95±5.12)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恢复良好率77.50%(31/40)高于乙组的40.00%(1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接受高渗盐复合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有效,并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颅内压、脑动静脉氧含量差、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建议在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予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