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骨干骨折术后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内固定材料弯曲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往往导致畸形愈合而影响功能活动。对此,不少学者作了长期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尚无理想的办法。1981~1990年,我们采用双臂撬压法治疗该病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提要报告了55例儿童桡骨骨折,观察发现该病挠骨头变位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据此提了分为外侧型、外后侧型和外前侧型3型的新的分型方法。采用相应整复手法,提高了复位满意率。本组优良率达85%,其中外侧型复位较易,优良率为93%;外后侧型次之;外前侧型复位困难,优良率为7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蛋壳技术在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分析从2009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蛋壳技术在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严重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43例46个椎体.局麻/全麻下经后路单侧椎弓根穿刺置入病椎,球囊缓慢扩张椎体,小剂量(0.5~1.0 mL)骨水泥注入撑开的空腔,再次插入球囊并撑开椎体高度,使之形成一薄的骨水泥蛋壳,撤出球囊,再次注入骨水泥填充.观察患者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椎体高度测量及Cobb's角测量.结果 所有手术都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的(7.9±0.8)分下降至术后的(3.5±0.8)分(P<0.05),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3.5±0.6)分改善到术后的(1.3±0.4)分(P<0.05),椎体高度由术前的(13.5±2.0) mm增加到术后的(31.2±1.5) mm(P<0.05),Cobb's角由术前的(31.8°±6.9°)矫正到术后的(18.2°±5.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门诊随访1~5个月,平均3.8个月,未出现椎体压缩、新发和相邻节段的骨折,临床表现明显改善.结论 蛋壳技术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是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快速有效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背肌筋膜炎又称为纤维织炎,系指外伤治疗失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原因所造成的以背部慢性疼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我们自1985~1991年采用手法配合中药门诊治疗本病87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经跟距反弹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58例,经1个月~2年7个月随访,治疗结果按毛氏百分功能标准评定:优20例、良19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达90.7%。和文献报导的方法比较,该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护理方便、可早期活动、固定可靠、疗效高、后遗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男,5岁。1990年12月1日不慎摔伤右肩部,致局部肿胀,疼痛。经某医院摄X线片后诊断为右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反复行手法整复未能成功而来诊。体查一般情况尚好,未见有皮肤紫斑;仅右额部皮下有一花生米样大小之血肿。右肩关节明显肿胀,局部有压疼、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无弹性固定。X线检查,片示肩关节间隙增宽,肱骨头顶部与关节盂下缘相水平,但不位于盂下,关节囊肿胀,肱骨外科颈无移位骨折(见附图)。实验室检查:血小板为  相似文献   
7.
钳夹加压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1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钳夹加压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130例,经3个月~8年随访,解剖及近解剖复位率达96.9%;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8.0 4%。观察认为:该器械可用于各类型尺骨鹰嘴骨折,大型号者还可用于膑骨骨折。关键在于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取适当固定点。  相似文献   
8.
自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自拟白虎蠲痹汤治疗热痹62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均有关节红肿热痛,其中单一大关节受累者20例,多个大关节  相似文献   
9.
王克祥  王锐 《中医正骨》1992,4(2):13-14
根据生物力学原理,设计应用三根针治疗髌骨骨折33例,优良率达96.97%。无菌操作,2根针横穿于上、下两骨块上,或紧靠骨块上、下缘的股四头肌和髌韧带上。1根针由前向后垂直穿于起主导作用的骨块上,通过钢性连接的杠杆作用,克服因肌肉牵拉及运动所产生的旋转力矩,防止骨折平行移位或成角畸形,具有良好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某,男,19岁,右腕部掌侧纵形包块4年余,近半年来局部出现触压痛,右腕活动无力,于1990年6月20日来诊。检查见右腕掌面腕横纹上稍偏尺侧有—4cm×2cm纵形隆起色块,质软,表面光滑,边缘清楚,有轻度压痛,无红肿,移动性差,当屈腕握拳时,包块更明显,腕部酸困。X光检查腕部骨质未见异常。拟诊为腱鞘囊肿。在局麻下行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指浅屈肌腱上,切开被膜后见为异常肥大之肌纤维,未见囊肿。肥大肌腹近端未见有向尺桡侧移行的肌腱,远端在腕横纹处变为腱性组织进入手掌,牵拉时,手腕有屈曲动作。诊断为掌长肌变异,将肥大肌纤维远端从腱性组织处切断,近端肌腹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