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金莲花及其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及其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坝上地区盛花期的金莲花总黄酮含量普遍较高,御道口牧场最高8.459%,三道河口最低5.139%,平均值为6.939%,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3.32%;2006年和2007年机械林场金莲花的总黄酮含量仅相差0.43%;金莲花茎叶的总黄酮含量最大值为6.511%,在6月中旬达到峰值。结论:坝上不同产区的金莲花总黄酮含量较高且相差不大,质量稳定;金莲花的茎叶部分可以作为金莲花的新药源;围场县广字基地金莲花茎叶的最佳采收时间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2.
细胞共培养由于能更好地模拟体内环境,便于更好的观察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培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可能的作用靶点,填补了单层细胞培养与整体动物实验研究的鸿沟,近年来倍受医药领域的关注,成为药物研发、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热点.细胞共培养方法包括直接共培养和间接共培养,主要用于疾病病理基础、新型治疗手段以及药物活性筛选的研究.现有的细胞共培养技术主要用于单一药物的药效学研究,用于联合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甚少.中药复方之间协同配伍,减毒增效.细胞共培养技术符合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这对于未来探讨中药联合用药对机体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为中药及复方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该文就细胞共培养技术的方法与运用进行了概述,并对该技术运用于中药及复方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甘草药材的成分含量及其保肝降酶作用.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甘草成分含量;用醋氨酚复制肝损伤模型,灌胃不同来源甘草的相同提取物,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谷氨酸转氨酶(AST)活力.结果:不同来源甘草组的ALT,AST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1与S8甘草组之间的ALT,AST活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保护率分别为97.9%,95.8%,98.1%,94%,但前者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的含量却明显高于后者,分别为2.219%,2.86%,0.023%和0.767%,0.557%,0.013%;S4和S6甘草的保肝能力最差,保护率分别为67.4%,65.6%和70.1%,64.5%,而甘草酸、甘草苷含量却明显高于其他产地三年栽培甘草.结论:不同来源甘草对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并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但与甘草酸、甘草苷的含量没有呈现正相关性,提示甘草保肝降酶作用可能是甘草药材中多种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提取物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为其今后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炭末法小肠推进实验,观察沉香对小肠推进速率的影响;甲基橙法胃排空实验检测沉香对小鼠胃内甲基橙残留量的影响;采用应激水浸的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实验模型,考察沉香对大鼠胃溃疡发生情况及溃疡指数的影响。结果单次和多次灌胃给予通体沉香醇提物(150 mg/kg)能显著增强小鼠肠推进和胃排空速率,多次给予市售沉香醇提物450 mg/kg也能显著增强肠推进作用,但它们各自的沉香水提物作用不明显。同时,通体沉香醇提物单次给药能显著抑制大鼠胃溃疡的发生,多次给药(300 mg/kg)对胃溃疡抑制率为(73.1±5.6)%。结论利用“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的醇提物具有促进肠推进、胃排空和抑制胃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D、Wistar两种品系大鼠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中行为学表现差异,为研究脑的高级功能建立稳定的条件反射动物模型提供实验动物选择依据.方法 选择8周龄的正常SD和Wistar大鼠,分别进行奖赏训练、单次操作训练、连续多次操作训练三种检测模式,研究SD、Wista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奖赏训练中,SD大鼠的鼻触次数显著性增多(vs.Wistar,P<0.05);单次操作训练中,与SD大鼠比较,Wistar大鼠的总踏板次数(LPs)、比率(cLP/LP)显著升高(P<0.05),总鼻触次数(NPs)于第5天差异有显著性,踏板潜伏期明显降低(P<0.05),踏板速率则显著性的升高(P<0.05).连续多次操作训练中,Wistar大鼠鼻触次数显著性升高(P<0.05),踏板次数、奖赏次数均增多,反应准确率也高于SD大鼠,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经典条件反射阶段SD大鼠对饮水盒的探索能力强,表现出对奖赏物质较强的兴趣;而在奖赏操作条件反射阶段Wistar大鼠的表现优于SD大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氧化芍药苷在正常和抑郁大鼠血浆、尿液、粪便中代谢产物的差异,并推测其主要的代谢途径。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复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分别连续ig给予正常和抑郁大鼠氧化芍药苷水溶液3 d,收集大鼠血清、尿液和粪便;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UNIFI分析平台鉴定氧化芍药苷在正常和抑郁模型大鼠体内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结果 在正常和抑郁大鼠血浆中均检测到氧化芍药苷原型成分,且在抑郁大鼠血浆中的相对含量是正常大鼠血浆的10倍;在抑郁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分别鉴定出4、13、2个代谢产物,在正常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分别鉴定出1、12、3个代谢产物,其中11个共有代谢产物,主要发生的代谢途径为氧化、去饱和等I相代谢反应,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等II相代谢反应。结论 氧化芍药苷ig给药后主要以原型成分进入体内,且抑郁大鼠血浆中原型成分的相对含量较正常大鼠高10倍;在抑郁和正常大鼠中的代谢产物有差异,其中葡萄糖醛酸化为正常大鼠体内特有的代谢途径,乙酰化为抑郁大鼠体内特有的代谢途径。推测氧化芍药苷可能是以原型成分为主发挥药效作用,通过尿液和粪便以原型或代谢产物排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药子总生物碱对 X 射线辐射损伤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辐射法(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射剂量 2.5 Gy)制备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模型,90 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药子生物碱低、中、高剂量(1.25、2.50、5.00 mg·kg-1)组以及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阳性对照组,共 6 组,每组 15 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进行 1 次性全身照射,白药子总生物碱各组分别于照射前 3 d 及照射后连续 ig 给药 3、15 d,G-CSF 组于照射前 3 d sc 给药,照射后 ig 给药 15 d。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股骨计算有核细胞数及 DNA 水平。处死小鼠后称取小鼠肝脏、脾脏和胸腺质量,计算脏器指数。采用血液学分析仪分别于照射前及照射后 3、7、15 d 对外周血细胞中的白细胞(WBC)进行计数。收集小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清 γ 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4(IL-4)、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通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检测小鼠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脾脏、肝脏的超微结构。取肝脏组织,检测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 白药子总生物碱可以明显抑制 X 射线照射后 14 d 内外周血白细胞的减少,同时提高 X 射线辐射后的骨髓 DNA 水平及小鼠造血生长因子 GM-CSF 水平,提高 X 射线辐射后免疫炎症因子 IL-3、SICAM-1 水平,减轻肝脏和脾脏组织损伤,维持小鼠肝脏、脾脏正常功能,并显著降低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结论 白药子总生物碱增强免疫和造血功能,揭示其作为放射防护剂和辐射缓解剂的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大叶千斤拔中异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对比云南不同地区大叶千斤拔的药材质量,初步明确影响异黄酮含量的因素.方法: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叶千斤拔中异黄酮的含量进行方法学考察,并用此方法测定采自云南不同地区野生及栽培的26份大叶千斤拔中异黄酮的含量.结果:采集野生样品中异黄酮的平均含量为0.990‰,其中屏边县的种质含量最高,为1.553‰,而绿春县(B)的种质含量最低,为0.652‰.分别栽培在3个地点的同一份大叶千斤拔种质,异黄酮含量有明显差异;在同一栽培条件下不同来源的大叶千斤拔种质异黄酮含量也有明显差异.结论:种质和环境因子对大叶千斤拔有效成分的积累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