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4篇 |
免费 | 285篇 |
国内免费 | 93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151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128篇 |
中国医学 | 29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42篇 |
2021年 | 150篇 |
2020年 | 137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179篇 |
2016年 | 172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198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244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71篇 |
2009年 | 231篇 |
2008年 | 233篇 |
2007年 | 226篇 |
2006年 | 19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风色原酮成分群的分离制备及其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6种色原酮类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防风色原酮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6种色原酮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 ℃。结果:6个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7%,RSD均小于5%。各样品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防风色原酮成分群的制备方法以水煎醇沉树脂分离结合硅胶纯化法较好。 相似文献
2.
3.
4.
阳和汤对裸鼠人癌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阳和汤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荷瘤模型裸鼠进行在体抑瘤实验,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进行肿瘤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实验。结果:发现阳和汤8g生药/kg、4g生药/kg(相当于人用量16、8倍)可明显抑制人小细胞肺癌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其抑瘤率为59.2%-30.1%,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在7-15μg/mL范围内,并对肿瘤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表现为G,期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数减少,c2M期细胞数增多。结论:阳和汤具有明显的抑制动物移植肿瘤生长的作用,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和对癌细胞直接的杀伤,通过及干扰其细胞生长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6.
升麻甙与5-O甲基维斯阿米醇甙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升麻甙与5-O甲基维斯阿米醇甙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IL-6和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其生长曲线及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后,经升麻甙(50、100、200μg/ml)与5-O甲基维斯阿米醇甙(50、100、200μg/ml)预处理24h,再与ox-LDL(MDA含量为3nmol/ml)共同孵育24h,用ELISA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升麻甙与5-O甲基维斯阿米醇甙在50、100、200μg/ml时能够明显抑制ox-LDL引起的内皮细胞IL-6、TNF-α分泌,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升麻甙与5-O甲基维斯阿米醇甙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 相似文献
7.
8.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目前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包括化感物质的收集、分离和鉴定,化感物质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化感作用的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药用植物化感作用较为严重的原因以及在栽培过程中追求药材质量的同时很可能会加剧其化感作用的特点,并且从栽培措施、化感育种以及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利用和克服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的措施,旨在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黄芩道地药材的历史分布区域,发展过程及道地产区变迁的原因.方法:考证历代地方志和现在文献研究.结果:气候变迁没有对黄芩的生长和分布起主导因素,而各省份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对其生长和分布起主导作用.结论:河北省的气候最适合黄芩生长,可认为是最优越的产区,与传统经验相一致.黄芩的历代分布区域从长江以北的省区由南向北迁移. 相似文献
10.
萸黄连为“相反为制”改变饮片药性的代表性炮制品之一,首载于《韩氏医通》,炮制方法为吴茱萸汁与净黄连拌匀闷润后炒干即得,即通过吴茱萸制黄连在保留黄连泻火解毒功效的基础上降低了黄连的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可清气分湿热,对肝气犯胃、呕吐吞酸等病症有良好疗效。作为相反为制、药汁制的代表品种,萸黄连饮片收录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多个地方炮制规范中,其炮制工艺研究及优选一直备受关注。现代研究表明,萸黄连除含有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等黄连中的成分外,还含有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等吴茱萸中的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该文对近20年萸黄连相关的研究报道进行整理归纳,从萸黄连的炮制历史及工艺、药效药性、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萸黄连在各省市炮制规范收载的炮制方法及标准差异较大,主要涉及吴茱萸汁的制备方法、吴茱萸汁的用量和炮制终点的判断标准等方面;此外,不同研究期间萸黄连炮制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情况差异较大,推测与萸黄连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不同有关。该综述可为完善萸黄连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