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消肿散外敷与冰敷对骨骼肌损伤模型大鼠中MDA含量和LDH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打击造模的方法,将86只SD大鼠造成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后将动物分为模型组20只、消肿散组20只、冰敷组20只、联合组20只、本底组6只。观察治疗后1 d,3 d,7 d,14 d MDA含量、LDH活性变化情况。结果:1)造模1 d后,MD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q检验两两比较,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MDA含量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造模3 d、7 d及14 d后,消肿散组、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MDA含量均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2)造模3 d后,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LDH活性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造模7 d后,消肿散组、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LDH活性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造模14 d后,消肿散组、冰敷组和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LDH活性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结论:消肿散和冰敷消肿散联合运用均能使损伤的软组织中MDA含量减少和LDH活性降低,对骨骼肌损伤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改善肌肉组织形态修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密度正常、骨密度下降和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月采用PKP治疗的7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患者腰椎平均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骨密度正常组(T值-1,A组),骨密度下降组(-1≥T值≥-2.5,B组)和骨质疏松组(T值-2.5,C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各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以正侧位X线片为基础,以压缩椎体的楔形角表示椎体的几何学形状;以包含伤椎上下2个椎体的三节段后凸角评价脊柱后凸畸形程度。记录并比较各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楔形角和后凸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VAS评分及楔形角改善程度显著优于A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A、B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后凸角改变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和C组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2.5%(2/16)、7.4%(2/27)和17.2%(5/2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不同骨密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KP均能显著缓解其腰背痛,并能不同程度地纠正压缩椎体的几何学畸形,且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徐向阳  胡牧 《中国骨伤》2019,32(11):979-981
<正>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全部跗骨骨折的60%~([1])。在发展中国家,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跟骨骨折会导致患足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致残率很高,患者多为青壮年,一旦遗留残疾,对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经典的外侧扩大"L"形切口经跟骨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直被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