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候是中医认识疾病和临床诊疗的核心,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由于证候具有整体性、非线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或"人为因素"等复杂性特征,使得基于整体论、系统论及控制论的"专家系统"成为中医证候复杂性研究的首要手段。并进一步运用还原论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上而下"的系统整合和集成,实现对中医证候复杂系统的控制。同时,利用动态模型探索复杂系统的关键特征,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实现还原论、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有机融合。基于上述思路,建立基于症候/证候分析、证素提取、证候辨识与分类以及标志物发现等中医证候的评价方法就成为中医证候复杂性研究的重要途径。此外,基于方证相应的中医用药特点,建立面向中医证候及中药复方疗效评价的新方法也是中医证候复杂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邀请,西北大学哲理数学研究所孟凯韬教授于2007年6月6日下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了一场“阴阳五行数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学术报告会。会后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平教授,中医药复杂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苏式兵教授,教学处副处长闫晓天,科研处副处长姚捷,基础医学院副书记梁尚华,  相似文献   
3.
生物芯片技术在近些年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文章对各种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中医药中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随着生物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研究的一个桥梁,它将为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4.
曾平  韦标方  何伟  苏式兵 《中国骨伤》2010,23(2):156-159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发病与遗传易感因素有关。本文就激素代谢、转运、抵抗和激素受体基因以及血液凝溶系统、脂肪代谢、骨代谢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股骨头坏死对激素敏感性的关联研究概况予以综述,讨论了研究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并就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新发现的非编码RNA,它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起到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本文就近几年miRNA 调节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并结合目前已报道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miRNA 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提出中药及其成分可以通过影响表达异常的miRNA 进而调控相应靶基因或靶蛋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抗癌作用机制,为今后阐明中药抗癌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管艳  苏式兵 《新中医》2014,46(9):58-60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肾阴虚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乙肝中医证候分型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联。方法:采集乙肝患者和健康者的外周血样本,提取白细胞中的总RNA;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基因表达,并对其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使用实时定量RT-PCR验证部分基因表达。结果:在乙肝肝肾阴虚证和肝郁脾虚证者之间、乙肝患者与健康者之间,基因表达谱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表达。肝肾阴虚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氮氧化合物合成酶调节物活性、RNA多聚酶III转录因子活性和神经递质转运体活性等相关;肝郁脾虚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细胞动力学过程、多器官过程的调节和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的活化等相关。实时定量RT-PCR的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乙肝肝肾阴虚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白细胞中基因表达存在差异,提示乙肝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具有分子生物学基础,与基因差异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基于领域粗糙集的贝叶斯网络医学数据挖掘模型,探讨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分类。方法:根据所收集的355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领域粗糙集算法提取与肝炎肝硬化临床分类有关的生物检测指标。然后,运用树增强型贝叶斯分类器构建分类模型进行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分类。结果:采用领域粗糙集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进行肝炎肝硬化代偿性分类的正确率为90.91%,活动性分类正确率为94.09%,而使用BP神经网络的代偿性分类正确率为76.82%,活动性分类为85.45%。结论:领域粗糙集贝叶斯网络分类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肝炎肝硬化临床分类,并能够为临床医学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益气扶正复方联合依维莫司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株,将细胞悬液接种于雌性BALB/C裸鼠第二乳腺乳垫处,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益气扶正复方(中药复方)组(40mg/kg)、依维莫司组(2mg/kg)和联合组,每组6只。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30d。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计算各组肿瘤抑制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mTor、Akt、P70s6k、4Ebp-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kt、p-Akt、m-TOR、p-mTOR、PTEN及mTOR下游底物p-4EBP-1、p-P70S6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中药复方组相比,联合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减小(P0.05,P0.01),肿瘤抑制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mTor和P70s6k mRNA表达及p-mTOR和P70S6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药复方组,而联合组PTEN蛋白表达高于中药复方组(P0.05)。结论益气扶正复方与依莫维司联用能抑制MDA-MB-468荷瘤裸鼠的肿瘤组织生长,与益气扶正复方单用相比效应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mTOR、p-Akt、p-P70S6K活性,提高p-4EBP-1、PTE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诊断是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变化特点及其规律的系统医学,诸如地理位置、季节气候、生活环境等外界客观条件以及其他非直接致病因素都会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化产生一定影响。尝试综合利用系统多属性评价方法来研究这些非致病因素对中医临床疾病的作用,并提出一套适合中医学临床研究的评价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与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将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证组20例、兼肝气郁结证组24例和非肝气郁结证组52例,筛选与人体情绪调节相关的基因位点五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5-HTTLPR)重复序列、色氨酸羟化酶(TPH)A218C、G蛋白β3亚单位(GNB3)C825T位点,观察其基因多态性与肝气郁结证的相关性,为肝气郁结证的基因特征研究提供依据。结果:5-HTTLPR的S等位基因或L等位基因在各组间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TPH A218C中肝气郁结证组患者CC基因型占45.00%(9/20)、C等位基因频率占67.50%(27/40),明显高于非肝气郁结证组的14.0%(7/50)和43.00%(43/1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而GNB3 C825T中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在肝气郁结证组患者中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5.00%(3/20)、42.50%(17/40),明显低于非肝气郁结证组的44.00%(22/50)和66.00%(66/1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PHA218C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及GNB3 C825T T等位基因可能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的易感基因,TPH A218C的A等位基因及GNB3C825T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基因;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该证的发生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