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93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281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72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模式及其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索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模式 ,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 ,相对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方法 选择某综合性医院 (二级甲等 )为转诊中心 ,选择若干个社区街道医院 (一级甲等 )为转诊点 ,将 2 94例糖尿病患者按有关代谢指标及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随机分组 ,设进行双向转诊的患者为转诊组 ( 1 0 0例 ) ,设不参加转诊 ,在一级甲等医院就诊的为对照Ⅰ组 ( 92例 ) ,在二级甲等医院就诊的为对照Ⅱ组 ( 1 0 2例 )。结果 转诊组 ;空腹血糖 (FPG)值平均控制为 ( 6 7± 1 4 )mmol/L ,餐后 2小时血糖 ( 2hPG)值平均控制为 ( 8 1± 3 2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值控制为 ( 6 8±1 1 ) %;对照Ⅰ组FPG平均为 ( 7 8± 1 1 )mmol/L ,2hPG平均为 ( 9 3± 2 3 )mmol/L ,HbA1c为 ( 7 6± 1 1 ) %(P <0 0 1 ) ;对照Ⅱ组FPG平均为 ( 6 6± 1 8)mmol/L ,2hPG为 ( 8 2± 1 5 )mmol/L ,HbA2c为 ( 6 8± 0 6) %。在医疗费用方面 :转诊组平均为 ( 2 3 3± 3 9)元 /月 ,对照Ⅰ组平均为 ( 2 2 2± 4 5 )元 /月 (P >0 0 5 )。两者均低于对照Ⅱ组的 ( 2 72± 4 8)元 /月 (P <0 0 1 ) ,使总费用下降 1 4 3 %。结论 糖尿病的双向转诊模式初步疗效确切 ,费用与一级医院无明显差异 ,但可能取  相似文献   
992.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地形图的改变。方法 对40例(40眼)翼状胬肉行手术切除,分别于术前、术后使用角膜地形图仪进行检测,记录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主要参数、最佳矫正视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角膜地形图参数:平均地形图散光术前(5.08±2.75)D,术后(3.33±2.38)D;平均中央角膜球形屈光度术前(42.94±2.64)D,术后(44.08±3.00)D;平均角膜地理中心与视轴中心距离术前(1.31±1.00)mm,术后(0.70±0.69)mm;平均角膜表面形态系数SF术前(0.47±0.21),术后(0.38±0.18);平均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CIM术前(3.34±1.24),术后(2.03±1.31),上述参数术前与术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术前(0.50±0.35),术后(0.66±0.34)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术能明显改善术前角膜地形图的不规则形态,有利于提高视力和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康复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78例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定量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应激状态、术后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室定量化护理总满意度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可改善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4.
知母作为传统中药,皂苷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活性和药理作用。近几年的文献报道,知母具有抗肿瘤、抗老年痴呆、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抗凝血、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抗抑郁、降血压等药理活性。从抗肿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影响4个方面综述知母皂苷类成分的药理作用,为知母的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研究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弧形轮廓的角度及长度,为临床钢板塑形和设计新型水平带状钢板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50例成人膝关节CT数据[男31 例,女19例,平均(37.68±12.76)岁]。在横断面平扫图像下,以腓骨头尖初次显露为标准图片,在胫骨平台外侧髁边缘标记A、B、C、D、E五点。分段测量并记录其连线的长度与夹角,计算后外侧髁曲线长度和曲线的转折角。 结果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曲线长度平均(44.04±11.33)mm (19.50~75.50 mm), 由前向后的三点折弯角平均为(163.36±7.67)°、(127.95±20.85)°和(160.50±11.99)°。手术中按照该测量参数进行钢板折弯与塑形,5例患者术后CT显示,钢板形状与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贴服紧密,对皮质轮廓包绕良好。 结论 按照骨骼测量的边缘曲线参数进行术中钢板折弯和设计新型解剖钢板,能够提高钢板与后外侧髁的贴合程度。  相似文献   
996.
油套管接头在油气田工业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其密封性能对油气井生产安全与环境将产生重要影响。以上扣拧紧时的螺纹接头为研究对象,在弹性范围内构建了锥螺纹接头端部密封面上挤压力的计算方法。利用粗糙密封表面微观接触分析方法,以某一具体的API圆螺纹接头为例数值模拟了拧紧力矩(圈数)、表面粗糙度和初始密封面间隙对端面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相应的变化曲线,并对这些曲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研究糖尿病肾病患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检测30例非肾病和30例糖尿病肾病患就颈部血管各项测值进行对比.同时对血管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较对照组颈动脉损伤明显,表现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病变组共28例,占93%,对照组11例,占36.7%。内膜增厚,病变组为14例,其中l例患存在较严重的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大于50%。对照组4例。动脉阻力指数升高明显。动脉搏动指数升高也较明显,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明显增高,舒张末期流速降低。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颈动脉有较明显损伤,内膜增厚,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CDFI诊断颈动脉病变准确可信,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混合模型框架下的模型,如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atent growth mixture modeling,LGMM)或潜类别增长分析(latent class growth analysis,LCGA),因估算过程中涉及多个决策过程,导致潜变量轨迹分析结果的报告呈现多样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指南制订小组按照系统化的制订流程,通过4轮德尔菲法调查,遵循专家小组意见,提出了各领域报告潜变量轨迹分析结果时需采用统一的标准,最终确定了报告轨迹研究结果必要的关键条目,发布了潜变量轨迹研究报告规范(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on latent trajectory studies,GRoLTS),并利用GRoLTS评价了38篇使用LGMM或LCGA研究创伤后应激轨迹的论文的报告情况。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和血管紧张素Ⅰ含量的变化以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检测40例健康人(对照组)及60例高血压痛患者(高血压痛组)三型前胶原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观察高血压痛组经非洛地平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痛组较对照组三型前胶原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痛组用非洛地平治疗后三型前胶原水平显著下降,血管紧张素Ⅱ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痛患者心肌胶原合成活跃,非洛地平可降低血清三型前胶原水平,改善心肌胶原代谢异常,但对血管紧张素Ⅱ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201)Tl 心肌静息显像结合静息再注射显像诊断冠心病、判断存活心肌的定量分析指标。方法:将受试者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名、心肌缺血组20例及心肌梗死组21例。将~(201)Tl 心肌静息显像结合静息再注射显像的原始图像,经计算机三维重建得到水平长轴、垂直长轴及短轴断层图像。将左室心肌分为7个节段,勾画相应心肌节段的感兴趣区(ROI),分别计算各 ROI 的放射性计数,以计数最高的 ROI 为标准,计算 ROI 节段心肌放射性计数比值:延迟图像与静息图像比较,观察静息图像的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区的填充情况,了解其心肌活力。结果:20名对照组的2次显像计数比值平均分别为93.3±5.3和96.3±5.1;20例心肌缺血组有60个 ROI 灌注减低,其2次显像计数比值平均分别为73.0±7.1和88.0±6.6;21例心肌梗死组共有52个 ROI 灌注缺损,其2次显像计数比值平均分别为48.3±12.4和44.7±6.9。对照组与心肌缺血组比较.u=20.3;对照组与心肌梗死组比较.u=25.6;心肌缺血组与心肌梗死组比较 u=12.5。3组计数比值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 均<0.01)。结论:~(201)Tl静息再注射显像 ROI 局部心肌放射性计数比值<(73.0±7.1)时,可判断为缺血,心肌存活;如计数比值<(48.3±12.4),则为心肌梗死,心肌细胞活力丧失。~(201)Tl 静息再灌注显像对了解心肌血供、心肌存活状况和早期诊断冠心病不失为一种无创、客观、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