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目的探讨鼻咽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1(NESG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4例NSCLC组织中NESG1的表达,以39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分析NESG1在NSCLC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ESG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26.6%(17/64),在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3.8%(21/39),NSCLC中阳性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8,P=0.005),NESG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NESG1基因在NSCLC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多种临床特征有关,可能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COPD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疗程15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肺动脉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法舒地尔治疗后肺动脉压为(41.24±7.68)mm Hg,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肺动脉压(49.56±4.0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法舒地尔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TNF-α(28.19±5.27)ng/L,IL-8(21.68±4.35)ng/L,CRP(40.79±1.97)mg/L,低于治疗前TNF-α(48.09±6.58)ng/L,IL-8(37.98±6.79)ng/L,CRP(71.36±3.2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法舒地尔治疗组肺动脉压与TNF-α、IL-8、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可降低肺动脉压,降低炎性因子TNF-α、IL-8、CRP水平;肺动脉压及炎性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管外肺水的变化,并分析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严重脓毒症性ARDS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呼吸功能、APACHE-Ⅱ评分、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1)两组患者EVLW水平高于正常基值7m L/Kg,治疗第3d EVLW优于第1d,治疗第7d、12d PaO_2、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优于第1d、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EVLW、PaO_2、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3d、7d血清TNF-α、IL-6、CRP水平增高低于对照组,12d下降较对照组显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性ARDS血管外肺水显著增高,有效治疗后减低,乌司他丁有助于早期改善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詹赞 《安徽医药》2017,21(7):1284-1286
目的 探索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腹腔高压(IAH)病人呼吸功能和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4例ARDS病人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腹腔压力(IAP)将其分作3组,即IAP正常组(13例)、IAP Ⅰ级组(22例)和IAP Ⅱ级组(19例).按照最佳氧合法滴定最佳PEEP水平,监测各项指标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IAP Ⅰ级组和IAP Ⅱ级组病人滴定后IAP、血乳酸(BLA)、心率(HR)和PEEP均较滴定前明显增加,平均动脉压(MAP)较滴定前明显减少(P<0.05),且滴定后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滴定后氧合指数(OI)、气道平台压(Pplat)、静态肺顺应性(Cst)均较滴定前明显增加,且IAP Ⅰ级组OI、Pplat较IAP正常组明显增加,IAP Ⅱ级组OI、Pplat较其他两组均有明显增加,上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P Ⅰ级组、IAP Ⅱ级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较IAP正常组明显增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病人28 h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EP可改善ARDS合并IAH病人氧合状态,且IAP越高则需要PEEP水平越高,但使用高水平PEEP会导致IAP增加,且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对预后无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1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进行共情式护理,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其中包括关心与爱护、服务与技术、环境与指导及总分评分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减分情况及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情况,其中包括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个人卫生及抑郁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关心与爱护评分、服务与技术评分、环境与指导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总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8,t2=5.13,t3=4.46,t4=3.62;P0.05);(2)观察组患者的HAMD减分与SDS减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36,t2=8.27;P0.05);(3)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兴趣评分、社会能力评分、个人卫生情况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9,t2=4.21,t3=4.15,t4=8.26;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缓解其抑郁情绪,并且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比较,并对2组患者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aO_2、PaCO_2、SaO_2及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患者PaO_2、SaO_2显著升高(P<0.05),PaCO_2及血清CRP、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PaO_2、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及血清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78.33%(47/6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551 1,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可显著改善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加肺复张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5年6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同步间隙性指令通气(SIMV),观察组行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和肺复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血气、氧代谢指标和颅内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气道峰值压、平台压、平均气道压均低于对照组,肺动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 H值、Pa O2和Pa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动脉血氧分压、机体氧供、氧耗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应性支持通气加肺复张可有效降低呼吸力学参数和颅内压,增加氧代谢指标,有利于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病例资料樊某,男性,48岁,因"喷金作业后发热半天"于2015-09-26入院,体温39.4℃,有口内金属味、畏寒、大汗、寒战、胸闷、胸痛、喘息、头痛、头晕、四肢乏力、全身酸痛、咽痛、腹泻、呕吐,无其他伴随症状。既往体健。入院查体:体温38.7℃,心率94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70/80 mmhg。急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双肺吸气末细小干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在全球迅速蔓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事件 [1-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2,SARS-CoV-2)感染后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高危因素,并探讨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的90例围手术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90例围手术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指数>400支/年、年龄>70岁、并发基础疾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0%、一侧全肺切除术等因素是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1)。观察组有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为吸烟、高龄、合并基础疾病、FEV1%<60%,根据高危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