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红胜  魏芝宝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20-212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冠心病伴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60 mg/d,疗程6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6分钟步行试验(6MWD)及心脏超声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WD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曲美他嗪无明显的治疗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 qd与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qd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200 mg qd与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qd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肾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相关因子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较好地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减缓患者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病人早期(24~96小时)应用普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确诊为UAP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普伐他汀组各36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普伐他汀组加服普伐他汀,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和12个月时分别测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谱、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鄄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鄄C)、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C鄄反应蛋白(C鄄reactiveprotein,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鄄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鄄C),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totalischemicburden,TIB)和心血管缺血相关事件。结果普伐他汀6个月后能有效地降低UAP患者血清TC、LDL鄄C、CRP;升高NO,HLD鄄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TIB均有减少,但普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其缺血相关事件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伐他汀组中有3例轻度转氨酶升高,2例出现腹胀。结论UAP发病早期应用普伐他汀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脂和CRP,升高NO,显著减少心血管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心脏彩超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病例是高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LVEF分组,将LVEF正常的47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LVEF异常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1-5MHz的探头频率)检查,对比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LVEDD、LVESD、LVEF。结果 观察组LVEDD、LVESD[(60.25±2.54)mm、(53.26±2.77)mm]均显著比参照组[(65.26±3.26)mm、(56.82±3.33)mm]低,观察组LVEF(42.14±3.99)%显著比参照组(32.62±3.26)%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3754、5.6820、12.8255,P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59.26±2.62)mm、(52.26±2.46)mm]显著比治疗前[(65.26±3.44)mm、(56.82±3.33)mm]低,观...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进行治疗,在干预周期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左心室心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能够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