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陈炎  张灿 《当代医学》2014,(13):123-124
目的:研究N末端B型脑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20例,参考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均分为I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n=30)。记录4组患者治疗前的血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4组患者的NT-proBNP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可用于诊断心力衰竭患者和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奥希替尼辅助DP方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抗菌肽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18(hCAP18)及POK红细胞髓性致癌因子(POK)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DP方案治疗,在第1、8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60 mg/m2与250 mL的0.9%氯化钠溶液进行充分的混匀,1次/d;第1~4天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30 mg/m2,1次/d。所有患者均以3周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2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奥希替尼片,80 mg/d,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等指标的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血清中的hCAPI8、Pokemon表达情况,远期的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2.9%和85.7%,对照组的ORR和DCR分别为28.6%和60.0%,观察组的ORR和D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EA、VEGF、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EA、VEGF、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AP18、Pokemon的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hCAP18、Pokemon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希替尼辅助DP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VEGF、CYFRA21-1水平,高效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且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红胜  魏芝宝 《河北医学》2008,14(4):389-39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特点和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我院68例行PC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和比较老年组(≥75岁)与年轻组(<75岁)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而需外科搭桥以及术中、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老年组(30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比例高于年轻组(3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05及P<0.005);老年组多见冠脉多支病变和复杂病变(P<0.05);老年组即刻治疗成功率(92.59%)与年轻组(95.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严重不良心脏事件老年组(46.67%)均高于年轻组(7.89%)。结论:≥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常有重要脏器的功能减退,其冠脉病变的特点常为多支和复杂病变,PCI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心衰(HF)患者焦虑、忧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6—2014-10间HF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HF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干预。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忧郁和睡眠质量状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实验组PSQI总分及分项中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和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HF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5.
26.
张灿 《广西医学》2014,(7):975-977
目的研究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术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0例,根据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HbA1c≤6%者20例(Ⅰ组),〉6%7%者21例(Ⅱ组),〉7%9%者23例(Ⅲ组),9%11%者21例(Ⅳ组),〉11%者25例(Ⅴ组),比较5组患者间的冠脉造影情况。结果 (1)冠脉三支病变发生率Ⅴ组为68%、Ⅳ组为46%、Ⅲ组为33%、Ⅱ组为20%和Ⅰ组为1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ensini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Gensini积分最高为Ⅴ组,其次为Ⅳ组、Ⅲ组、Ⅱ组和Ⅰ组。(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病程、LDL、HDL以及高血压,其中HbA1c OR为12.3。(3)HbA1c与Gensini积分存在强相关性(r=0.864,P〈0.01)。结论影响冠脉血管的危险因素中HbA1c指标较为重要,同时可根据HbA1c指标间接评价患者的冠脉血管病情。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临床中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与冠脉病变程度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未见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中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和冠脉病变支数以及Gensini积分分为不同亚组。采取ELISA法测定Lp—PLA2水平。结果研究组中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Lp—PLA2活性分别为(26.32±0.77)、(29.14±0.42)、(32.21±0.78)μmol/(min·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32±1.56)μmol/(min·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Lp—PLA2活性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的Lp—PLA2活性分别为(26.13±1.45)、(28.78±1.36)、(31.67±1.47)μmol/(min·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32±1.56)μmol/(min·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患者的Lp—PLA2活性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0~〈20分和20~〈40分以及≥40分的Lp—PLA2活性分别为(26.07±1.32)、(28.71±1.27)、(31.78±1.41)μmol/(min·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32±1.56)μmol/(min·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0~〈20分和20~〈40分以及≥40分患者的Lp—PLA2活性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PLA2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联系,对该病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该指标活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冠状动脉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步长稳心颗粒1包(9g),3次/d,口服,对照组常规服用抗心律失常西药;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24hHolter动态心电图的变化,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心电图改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临床症状改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使用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9.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红胜  魏芝宝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20-212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冠心病伴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60 mg/d,疗程6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6分钟步行试验(6MWD)及心脏超声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WD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曲美他嗪无明显的治疗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0.
《临床医学工程》2017,(9):1239-1240
目的观察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BNP和E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BNP和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BNP和E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采用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常规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