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先天性颅颌面畸形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多由基因突变引起。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在影响患者颅颌面形态和功能的同时,多伴随有咽鼓管功能障碍和中耳炎的发生,引起听觉障碍。SH3PXD2b作为新发现的伪足受体蛋白基因,对细胞表面伪足形成、细胞外基质改建与重塑、颅颌面器官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SH3PXD2b基因、SH3PXD2b基因突变、颅颌面畸形与咽鼓管功能障碍和中耳炎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1993年6月至2010年5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125例纳入本次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制作组织病理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表达情况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主要评估指标为颈淋巴转移率和癌相关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颈淋巴转移率与各项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组间及组内癌相关生存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Kaplan-Meier分析,并应用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对DSS的独立预测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17.0软件包完成。结果:随访截止日期为2013年6月1日,生存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3个月,有75例HIF-1α高表达,48例HIF 1α低表达,2例无法评估。秩和检验分析发现,HIF-1α高表达组淋巴转移率显著高于HIF-1α低表达组(58.7% vs. 37.5%,P=0.027)。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HIF-1α低表达组患者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60.4% vs. 36.0%,P=0.009), 癌相关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70.8% vs. 46.7%,P=0.005)。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HIF-1α表达(HR=2.164,95%CI:1.150~4.074,P=0.017)和T分期(HR=1.387,95%CI:1.066~1.804,P=0.015)均是判断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HIF-1α蛋白表达是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子,且与颈淋巴转移显著相关,能够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和靶向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道72例下颌骨体骨折线上牙齿临床及x线分析。根据骨折线与牙根的关系将骨折线上牙分四型,I邻近牙根型,占54/72例,Ⅱ根尖下横断型,10/72例,Ⅲ横断牙根型,5/72例Ⅳ根尖下纵裂型,3/72例。72例中骨折处感染仅2例,这2例均是骨折72小时以后才处理(即延期处理)。另70例均正常愈合。72例中行骨内固定20例,夹板固定52例,追踪观察示骨内固定组骨折线上牙发生松动移位及牙冠变色仅3例,(占15%),而夹板固定组21例,(占40%)。本分析提示保留骨折线上的牙不会造成骨折的感染,骨内固定较夹板固定对保护骨折线上牙齿更好  相似文献   
44.
一氧化氮(NO)可以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增加血流灌注,对组织低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在游离皮瓣低血再灌注损伤(IRI)过程中,皮瓣组织处于低氧、酸性环境,有利于非酶源途径的NO发挥对组织IRI的保护作用.本文就游离皮瓣IRI与NO的关系、非酶源途径NO的最新研究结果、非酶源途径的NO在皮瓣IRI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探讨非酶源途径的NO在皮瓣IRI中的治疗价值,为防治皮瓣IRI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史民道  李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20):1562-1562,1567
腮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占涎腺肿瘤的80%,其中良性肿瘤占腮腺肿瘤的75%[1]。浅叶良性肿瘤的传统手术方法,通常是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潍坊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自2003年以来,对于部分浅叶良性肿瘤采用包膜外的腮腺块状切除,只解剖部分面神经或不解剖面神经,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颅内外沟通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为颅内外沟通肿瘤的多学科协作治疗积累经验.方法 11例颅内外沟通的肿瘤,均为术后复发的患者,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后留有脑膜、颅骨和颅底组织缺损.前、中颅底各5例,后颅窝1例.9例患者采用游离背阔肌瓣修复颅内外缺损,2例采用游离胸大肌瓣进行修复.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组织瓣均成活,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患者术后康复7-15d.结论 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颅内外沟通性缺损,特别是修复复发性肿瘤造成的颅内外沟通性缺损,是较好地选择,背阔肌瓣厚度均一,可塑性强,是理想的组织瓣.  相似文献   
47.
口内入路两种方法下颌角修整术矫正脸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不同术式矫正下颌宽大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85例下颌宽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口内入路。A组43例,全部采用摆动锯进行下颌角截骨术。B组42例,全部采用磨骨法磨除下颌角。结果:磨骨组患者较截骨组肿胀轻,恢复快。磨骨组术中出血少于截骨组。随访6个月~1年,下颌骨正位片测量显示两组患者的下颌角间距和面下三分之一宽度均变小,两组满意率均较高。结论:截骨法和磨骨法均能达到矫正面型的满意效果,但2型(外翻型下颌角)采用磨骨法较好,1型(后下突出型下颌角)和3型(复合型)截骨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为探索前牙折断的治疗措施,扩大再植牙的适应症,延长再植牙的植立时间,总结了外伤折断牙再植术100例,其中冠颈折60例,根折22例,残根(牙冠丢失)18例。手术要点是拔除折断牙,以多股钛丝做为髓内针粘接固定,观察五年,并与50例折断牙不锈钢丝粘接固定再植做了比较,多股钛丝做为髓内针者,其五年成活率为90%,而不锈钢丝做为髓内支撑物,其五年成活率仅为30%。实践证明,死髓牙再植的愈后,终为骨性愈着。在骨性愈着的过程中,牙根逐渐吸收,被牙槽骨代替,最终脱落。而多股钛丝在折断牙粘接再植中,既起到了根管内支柱作用,又能在牙根吸收后,紧密地与牙槽骨亲合,使再植牙牢固地植立于牙槽骨内。  相似文献   
49.
233例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防止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北京口腔医院自1980-1990年共收治颌面部恶性肿瘤955人次,其中做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233例。作者对其癌瘤的发病部位、手术种类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原则分别予以讨论,目的是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0.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总结分析了291例腮腺炎症患者的临床、化验、腮腺造影情况及其中67例核素检查,30例组织及超微病理检查,89例长期追综合观察,探讨慢性化脓性腮腺炎中各类病变的本质及相互关系,以便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作者将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分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成人复发性腮腺炎及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