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194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介入方法配合导管内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急性肺栓塞患者96例,均无溶栓、抗凝治疗禁忌证,根据患者手术意愿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经股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穿刺插管至肺动脉,采用经皮导管碎栓、吸栓、球囊扩张术和溶栓设法恢复栓塞段肺动脉前向血供,术后予以充分抗凝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2小时尿激酶持续溶栓,溶栓后给予抗凝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发症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以及肺动脉开通情况。结果观察组47例肺动脉主干血管均即刻开通前向供血,24小时后46例血氧饱和度达到100%,1例血氧饱和度达93%以上,胸闷、气短均有明显缓解。而对照组24小时溶栓结束后26例血氧饱和度达到100%,19例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4例仍位于90%以下,40例胸闷、气短有明显缓解。抗凝治疗1周后两组均复查肺动脉CTPA,提示介入治疗组42例肺动脉血栓基本消退,6例明显消退,而对照组24例肺动脉血栓基本消退,14例明显消退,8例部分消退。观察组无1例死亡,而对照组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于大面积或次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患者,介入治疗肺动脉栓塞能及时开通肺动脉,恢复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纠正低氧血症,明显改善症状及预后,是治疗肺动脉栓塞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中国陕西是胃癌的高发区,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通过与单病种协作防治体系间的区域化合作,开展咸阳北五县胃癌的治疗现状调查研究,探索出一种对肿瘤高发区开展工作的合作模式,文章总结了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为制定有效的胃癌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98.
99.
100.
【目的】探究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对混合痔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的8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镇痛方式不同分为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的对照组和给予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泵用药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48h镇痛泵用药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天、第5天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瘙痒、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混合痔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