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肾上腺神经纤维瘤是发生于肾上腺的罕见的良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文献时有报道[1,2]。因该病临床少见,肿瘤直径>10 cm者更为罕见,且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多误诊为嗜铬细胞瘤或是肾上腺皮质肿瘤等。故报告我院治疗巨大肾上腺神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探讨父亲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否与母亲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的发生有关.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PCR-测序)的方法对329对河南汉族URSA夫妇(观察组)及292对河南汉族健康夫妇(对照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无论是在对照组中还是观察组中,男、女之间的MTHFR C677T多态性位点的C和T等位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男女各方的MTHFR C677T多态性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和含T的各基因型频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在女性中T等位基因是C等位基因发生URSA风险的2.267倍(95%CI:1.804~2.843),在男性中T等位基因是C等位基因发生URSA风险的2.239倍(95%CI:1.783~2.811).夫妻联合基因型分析中,夫妇TT/TT基因型发生URSA的风险最高,是CC/CC基因型夫妇的19.909倍(95%CI:8.608~46.049).结论 父母的MTHFR 677C>T是URSA发生的独立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超脉冲等离子(PKSP)切除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超脉冲等离子切除治疗高危重度BPH患者48例。结果:本组均安全耐受手术。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67 min。灌注液量9 000~45 000 ml,平均9 850 ml。手术前后血清钠、Hb、HCT应用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 d拔除导尿管,患者均顺利排尿。术后1个月时,IPSS评分下降至6~15分,平均6.8分;QOL平均降至2.0分;MFR上升到14~26 ml/s,平均上升17.6 ml/s,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PKSP切除治疗高危重度BPH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逆行加经皮肾微造瘘(MPCN)顺行等离子电切会师法治疗输尿管闲锁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尿管中上段闭锁的86例患者,闭锁长度0.5~4.0 cm;输尿管闭锁部位:中断24例,上段2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34例;曾行肾盂榆尿管切开取石术40例,榆尿管镜下碎石术30例,单纯输尿管镜下逆行内切开10例,UPJ平滑肌发育不良4例,UPJ血管压迫行孟管成型术后2例.先用输尿管镜下逆行等离子电切开闭锁段,再经皮肾中上盏微造瘘输尿管镜下顺行等离子电切开闭锁段,会师后留置双条4F~6F双J管定期更换.结果 65例手术成功,治愈率75.6%;17例改为腹腔镜下输尿管闭锁段切除,榆尿管端端吻合术或盂管成型术,其中9例行会师术时输尿管闭锁段断裂,8例闭锁段在2.5~4 cm.4例3个月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其中2例为UPJ平滑肌发育不良、2例为长段长期闭塞.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输尿管再闭锁8例(12.3%),其中4例为拔除双J管后6个月未复查,2例为UPJ平滑肌发育不良,2例为血管压迫术后再闭锁.输尿管狭窄19例,经输尿管镜体扩张或内切开治愈.结论 选择性会师法输尿管镜下等离子电切治疗榆尿管闭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6.
张亚琴  李晓艳  张琳  李琦 《安徽医学》2017,38(10):1247-1249
目的 研究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作为窒息组.其中,轻度窒息50例,重度窒息30例;选择同期4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新生儿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并用Pearson分析CysC与BUN及Cr的相关性.结果 窒息组BUN、Cr、CysC水平分别为(7.52±2.04) mmol/L、(113.61 ±29.65) μmol/L、(4.23 ±0.71)mg/L,高于对照组的(3.91±1.20)mmol/L、(59.63±15.60) μmol/L、(2.54±0.40) 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窒息组CysC、BUN异常率分别为74.0%、42.0%,低于重度窒息组的9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与血Cr、BUN呈正相关(r=0.670、0.654,P<0.05).结论 血清BUN、Cr及CysC,特别是CysC水平,对于判断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观察索利那新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双J管相关症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单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成功行输尿管镜碎石且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8)给予索利那新5mg,1次/d,口服2~3周;对照组(n=38)未给予干预治疗。所有患者在置管2~3周后均随访并完成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问卷。结果治疗组排尿症状、躯体疼痛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工作能力情况、性生活情况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索利那新能有效改善对留置双J管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80例CCRCC患者肿瘤组织和20例输尿管癌或肾盂癌患者正常肾组织中COX一2、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分析二者与CCRC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OX-2在CCR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00%(52/80),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10.00%(2/20)(x^2=7.760,P=0.021);VEGF在CCR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25%(49/80),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20.00%(4/20)(X^2=8.870,P=0.012)。COX-2的表达和CCRCCTNM分期(X^2=8.200,P=0.005)、组织学分级(X^2=13.860,P=0.000)以及淋巴结转移(X^2=6.050,P=0.001)有相关性,而与年龄(X^2=0.560,P=0.663)和肿瘤大小(x^2=0.700,P=0.528)无相关性;CCRCC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5,P〈0.01)。COX-2、VEGF的表达和CCRCC患者预后相关(分别为X^2=18.280,P=0.038;X^2=6.420,P=0.042)。结论COX-2和VEGF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CCRCC患者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双J管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单侧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27)给予坦索罗辛0.4mg,1次/d;对照组(n=27)未给予干预治疗。所有患者在置管2~3周后均随访完成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问卷。结果治疗组排尿症状、躯体疼痛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工作能力情况、性生活情况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坦索罗辛可有效改善双J管相关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