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66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418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231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897篇
口腔科学   426篇
临床医学   2084篇
内科学   1100篇
皮肤病学   223篇
神经病学   278篇
特种医学   327篇
外科学   845篇
综合类   8480篇
预防医学   1097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3279篇
  65篇
中国医学   953篇
肿瘤学   26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719篇
  2017年   615篇
  2016年   660篇
  2015年   734篇
  2014年   1032篇
  2013年   1225篇
  2012年   1244篇
  2011年   1223篇
  2010年   1000篇
  2009年   1107篇
  2008年   1049篇
  2007年   896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727篇
  2004年   707篇
  2003年   628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594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471篇
  1998年   468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172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150篇
  1985年   178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147篇
  1982年   180篇
  1981年   126篇
  1980年   110篇
  1979年   80篇
  1978年   44篇
  1977年   26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定期骨髓象检查对急淋诱导化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引例初治成人急淋患音,于诱导化疗首疗程期间定时作骨髓象观察,用这两个时限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比率及/或白血病细胞减少指数指导化疗。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率82.4%(42/51),其中首疗程CR率60.8%(31/51)。结论诱导化疗期定时骨髓象观察指导化疗有助于提高急淋CR率及首疗程CR率。  相似文献   
22.
临床上有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prolapse,LDP)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椎管造影、CT扫描等辅助检查。而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来判断腰骰神经根损伤,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关注。目前已有一些报道,但效果不定。我们自1993~1996年对113例临床表现典型并经手术证实的LDP患者作SEP检查结果分析总结,以期探讨SEP在诊断LDP方面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L…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221例残胃的内镜检查,提示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组两种手术方式(毕Ⅰ、毕Ⅱ式)术后在症状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并发症毕Ⅱ式术明显高于毕Ⅰ式术(P<0.01),残胃复发性溃疡多发生在球溃疡术后(85.7%),检出残胃癌2例,均在术后10年以上。胃癌术后1年内癌肿复发者,2/3是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本文资料提示残胃癌的发生与术后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无相关性,为了早期发现残胃癌,强调对胃大部切除采后10以上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定期内镜随访。另外为减少并发症,应尽可能少做毕Ⅱ式手术。  相似文献   
24.
急性、亚急性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外用疗法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治疗不当,常可使病情扩展或延缓,或可致继发感染。皮肤科医生一般常使用西药皮质类固醇霜剂或软膏治疗。皮质类固醇虽有良好的消炎止痒作用,但长期用药可产生皮肤感染,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或色素变化等副作用。再者,霜剂或软膏对糜烂、渗出性损害也是不利的。如外用氧化锌油或青黛氧化锌油,则常可形成颗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刺五加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微核率的影响 ,以探讨其对突变的拮抗作用。方法  6 0只小鼠随机分为 6组 ,连续用刺五加或蒸馏水灌胃 17d ,并在第 13d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之后连续用尾血涂片 5次 ,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微核 (MN)。结果 ①刺五加无增加微核率作用 ;②环磷酰胺致微核率上升作用明显 ;③刺五加可以降低微核发生率 ,随剂量升高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刺五加有比较明显抗突变作用 ,可开发利用到肿瘤治疗和延缓衰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26.
儿童癔病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癔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没有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和精神症状。目前儿童心因性疾病住院率逐年上升[1] ,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收集1995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我科收住院治疗的 4 2例儿童癔病患儿 ,对其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分析了28例急性乌头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资料。报导如意识障碍、昏迷、双下肢软瘫、癫痫样大发作等特殊神经系统表现及心血管损害引起的血压下降。对引起这些特殊临床表现的可能原因及机制进了探讨。指出阿托品和利多卡因治疗血压下降及心律紊乱中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28.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17、18岁至22、23岁之间,处于青年中期,其心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而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这中间经历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各年级所面临的问题和任务又有所不同,加之医科大学学制长,大学生的心理较四年制大学生更具有年级特点.了解和研究大学生年级心理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在实际工作中能科学而有效地管理学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中IFN γ、L Arg及L NNA对NO合成的影响及NO抗旋毛虫的作用。 方法 分离、纯化长爪沙鼠腹腔巨噬细胞 ,置RPMI16 4 0培养液中培养。设IFN γ组、L Arg组、L NNA组和对照组 ,每个实验组又分 5个不同的浓度组。分别向含有巨噬细胞的培养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FN γ、L Arg及L NNA进行体外培养。培养 2 4h后 ,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NO含量。将旋毛虫幼虫分别加入上述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培养 ,观察旋毛虫幼虫的活动及损伤。结果 ①体外培养中 ,激活的巨噬细胞能产生NO ,IFN γ和L Arg能促进NO的合成 ,L NNA则能抑制NO的合成 ,这种促进或抑制NO合成的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剂量越高作用越明显。②加入旋毛虫幼虫后 ,在IFN γ和L Arg培养体系中 ,随着NO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对虫体的抑制及杀伤作用越来越明显 ,导致其活动度减弱 ,虫体破裂 ,最终死亡 ;在L NNA培养体系中 ,L NNA浓度越高 ,对虫体的影响越小。结论 ①体外培养中 ,通过激活的巨噬细胞 ,IFN γ和L Arg能促进NO的合成 ,给予L NNA则能抑制NO的合成。②NO对旋毛虫幼虫有抑制及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0.
实验性心包炎心钠素与内皮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实验性心包炎心钠素 (ANP)与内皮素 (ET)的变化 ,为临床诊治小儿心包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家兔 2 4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1 3只 ,在心包腔内注入 30 %尿素 (2ml/kg) ;对照组 1 1只 ,在心包腔内注入生理盐水 (2ml/kg)作为对照。注射前与注射后 1、4、7、1 0、1 5与 2 1d分别测定血浆ANP与ET。注射后2 1d测定心肌中ANP与ET ,同时切取心脏作病理与电镜检查。结果 注射后 1~ 1 0d血浆ANP和ET较注射前与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注射后 1 5dANP下降 ,注射后 2 1d血浆与心肌中的ANP均较注射前与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1 ) ,注射后 2 1d血浆与心肌ET则显著增高 (P <0 .0 1 )。届时心包病理与电镜检查示心包增厚 ,心肌萎缩与损害。结论 心包炎早期血浆ANP与ET均升高 ,说明心功能不全处于代偿期 ,应早期切开引流 ,心包炎后期血浆ANP下降而ET持续升高表示心包已增厚 ,心肌发生萎缩与损害 ,心功能处于失偿期 ,应及时行心包大部剥脱手术 ,解除心肌束缚 ,有望心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