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 对5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3例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平均缩小直径1~4cm。随访6~24个月,死亡49例,其中37例死于肝衰,11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伴癌细胞转移,1例死于心肌梗塞;35例存活6~10个月,14例存活10~24个月,4例已超过2年。结论 对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在条件允许下,行灌注和栓塞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病案信息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笑远  陈春荣 《中国病案》2002,3(3):13-13,12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医患关系的发展变化,病案管理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发挥病案的医、教、研和处理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意见,与同道商榷。 一、重视病案的作用增强病案管理的自觉性 病案是病人的医疗档案,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及过程的客观记录与文字见证,是医患双方构成的医疗契约与合同,具有医疗、教学、科研、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一种利用特制针刀经皮椎间孔微动治疗根性腰腿痛的方法。方法 应用特制针刀在电视监控下经皮穿刺进入椎间孔,微动切割神经根管的膜性部分.松解神经根管内的粘连,扩大椎间孔内径,使侧隐窝有效容积增加,受压神经根张力得以缓解,达到减压作用。结果 本组40例,随访0.5~3年,平均1.6年,根据Macnab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92.5%。结论 该方法创伤小,能直接作用于椎间孔松解神经根,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并且具有经济实惠,简便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颅内血肿微创手术及亚低温脑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手术的优越性及围手术期亚低温脑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内血肿病人转手术期亚低温脑保护同时予以微创血肿清除术。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53例,高血压性脑内血肿40例,自发性脑内血肿(脑动静脉畸形或脑动脉瘤)7例。结果术后半年随访内血肿ADL1(社会生活能力正常)37例,ADL2(有自理生活能力)25例,ADL3(部分生活处理)26例,ADL4(卧床)7例,ADL5(植物生存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 ,6 8岁 ,CT扫描示肝右叶巨块型肝癌伴右上肺叶转移 ,高血压病史 10年。于 2 0 0 0年 10月入院。入院后第 3天行介入治疗右侧股动脉穿刺 ,置入 6F导管鞘 ,5FRH肝管超选择性导入肝动脉造影后行碘油、丝裂霉素、阿霉素乳剂化疗栓塞术 ,术中栓塞症状明显。然后将RH肝管退出肝动脉 ,上送到弓下将剩下的部分药物行高位灌注。拔管后止血困难 ,血压 2 3.2 / 13.3kPa ,心率 94/min。 2人合力压迫股动脉 ,出血停止。约 5min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 ,出冷汗 ,脉搏细弱 ,精神紧张 ,血压下降至 8.5 3/ 5 .3kPa ,心率 5 2 /min …  相似文献   
39.
40.
摘要:目的评价兜底式食管胃吻合术对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的预防作用及效果,探讨蒙特利尔定义“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流程、标准在食管重建术后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笔者医院采用两种术式共行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1078例的临床资料,参考相关诊断标准制表,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术后吻合VI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病情况。试验组(兜底式食管胃吻合术)582例,男403例、女179例,年龄(60.4±12.6)岁。食管癌399例,贲门癌183例,弓上吻合392例,弓下吻合190例。对照组(传统食管胃端侧吻合术)496例,男343例、女153例,年龄(59.2±12.8)岁。食管癌322例,贲门癌174例,弓上吻合317例,弓下吻合179例。结果与传统食管胃端侧吻合术相比,兜底式吻合术后吻合VI瘘的发生率较低[0%(0/582)VS.1.0%(5/496),x2=5.835,P=O.016)];胃食管反流症状亦较轻,而伴有食管外症状及需要服用制酸剂患者则更少[1.6%(33/541)VS.12.6%(57/453),矿=23.564,P=O.000],术后吻合口狭窄率各为0.9%(5/539)和7.3%(34/465)(x2=25.124,P=O.000),尤其是重度吻合I=I狭窄的发生率更低[0%(0/539)VS.4.7%(22/465),X2=24.883,P=O.000]。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兜底式吻合法在预防食管胃吻合VI瘘、吻合VI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方面较传统术式为优;蒙特利尔定义胃食管反流诊断流程和标准适合于食管重建术后胃食管反流之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