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篇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探究miR-125b对过敏原刺激后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和分泌炎症因子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支气管上皮细胞分为Control组、Model组(尘螨抗原提取物处理)、miR-NC组(转染mimics control,尘螨抗原提取物处理)、miR-125b组(转染miR-125b mimics,尘螨抗原提取物处理)、miR-125b+PMA组(转染miR-125b mimics,尘螨抗原提取物和NF-κB信号激活剂PMA处理)。qRT-PCR分析miR-125b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ELISA分析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IL-29水平,Western blot分析Bax、Bcl-2、p65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miR-125b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分泌IL-6、IL-29增多,细胞中Bax、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miR-NC组相比,miR-125b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miR-125b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分泌IL-6、IL-29减少,细胞中Bax、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miR-125b组相比,miR-125b+PMA组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分泌IL-6、IL-29增多,细胞中Bax、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iR-125b抑制过敏原刺激后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和分泌炎症因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在肺炎继发腹泻患儿中应用醒脾养儿颗粒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及生长抑素(SS)的水平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择因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9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补液支持治疗和微生态制剂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GAS、MOT和SS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 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3. 47%,发热、呕吐、脱水和腹泻等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AS、MOT和SS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肺炎继发腹泻患儿中应用醒脾养儿颗粒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促进患儿相关症状的转归,有效调节患儿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以及对其Foxp3基因表达、Treg细胞比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Foxp3基因表达、Treg细胞比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Foxp3基因表达、Treg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Foxp3基因表达、Treg细胞比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得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各项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明显低于对照组(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4.6%)明显低于对照组(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的Foxp3基因表达与Treg细胞比率,从而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据国内统计护理不良事件65%由给药错误引起。儿科用药复杂,对剂量要求严格。多用产生毒副作用,少用起不到治疗效果。配药剂量错误导致用药错误,引起药物不良事件,给临床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为此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设计制作常用药物抽取剂量速查卡,受到护士一致好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和IRS-2在生长追赶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大鼠脂肪细胞中的时序性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方法通过母鼠孕期全程饲料限制建立宫内发育迟缓模型,相对增加哺乳期子鼠营养摄入实现生长追赶。于4周龄时心脏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和三酰甘油,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测定1、3、5、7周龄SD大鼠的成熟脂肪细胞及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成熟脂肪细胞的IRS-1和IRS-2 m RNA以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生长追赶的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大鼠原代培养的成熟脂肪细胞IRS-1和IRS-2 m RNA表达分别于生后第5周和第7周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成熟脂肪细胞IRS-1和IRS-2 m RNA表达均于生后第5周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成熟脂肪细胞IRS-1和IRS-2蛋白水平均于生后第1周开始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追赶的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大鼠脂肪细胞IRS-1和IRS-2的基因表达发生相对下调,可能与其生后远期的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10 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55%、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止咳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最高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较好,能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接受输液治疗的新生儿进行留置针观察,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腋下静脉,对照组为手背静脉。观察两组新生儿治疗期间留置针保留天数及外渗、红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外渗、红肿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提高留置天数,降低频繁穿刺对新生儿的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8.
谢志玉  陈明 《中国药师》2016,(8):1518-1531
摘 要 目的:探讨心达康片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8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达康片10 mg,tid。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缺血修饰蛋白(IMA)、心肌酶水平变化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径(LVEDD)、hs-CRP、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K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IM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VEDD、hs-CRP、cTnI、CK、CK-KB、α-HBDH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M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心达康片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hs-CRP、cTnI、心肌酶水平,且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模式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并发症、家属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予以系统性干预模式。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等具体情况,并记录两组对干预的满意度情况。结果:①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92%)明显低于对照组(15.69%),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46);②手术前,两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52,8.232;P0.001);④研究组干预总满意度(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χ~2=4.993,P=0.025)。结论:系统性干预模式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可明显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心理状态,且更易被患儿家属所接受,可作为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首选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我院150名儿科在职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选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结果: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总分(51.68±22.54)分,积极应对评分(17.98±4.25)分,消极应对评分(14.22±2.17)分;所调查的150名医务人员中,SCL-90评分为阳性的有39例,占26.00%;其中护士的SCL-90躯体化评分明显高于医生,医生的敌对评分明显高于护士(P0.05),其余各项无明显差异(P0.05);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评分呈正相关(r=0.742,0.742;P0.001);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评分呈负相关(r=-0.686,P0.001)。结论:造成儿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医务人员应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学会放松自己,尽量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去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才可进一步的改善和预防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