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8篇
  1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朱正志  王圣应 《淮海医药》2008,26(2):183-185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一直未阐明。近来研究发现淋巴管生成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甲状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阐明淋巴管生成在甲状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能的治疗手段成为甲状腺癌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甲状腺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2.
VEGF-D和VEGFR-3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EGF-D/VEGFR-3信号通路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VEGF-D及其受体VEGFR-3在52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在正常食管组织中VEGF-D和VEGFR-3mRNA表达均呈阴性;在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DmRNA阳性表达32例(61.5%),VEGFR-3mRNA阳性表达28例(53.8%)。VEGF-DmRNA和VEGFR-3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15.333和15.594,P均<0.01;与浸润深度亦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25.646和10.511,P均<0.05;VEGF-D与VEGFR-3表达呈正相关,χ2=25.142,P=0.001。结论:VEGF-D及VEGFR-3信号通路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及进展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3.
老年人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老年人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护理经验。方法:6例老年人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溶栓及抗凝护理以及原发病的护理。结果:6例均痊愈出院,未出现护理不当并发症。结论:老年人直肠癌术后要加强观察,并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进行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84.
乳腺癌根治术后自我形象紊乱的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乳腺癌根治术后自我形象紊乱的发生率及其相应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0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资料,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及城乡不同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的发生率,并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自我形象紊乱发生率随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减低;城市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患者(P<0.01~P<0.005)。结论:自我形象紊乱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年轻患者、受到高等教育及城市的患者发生率相当高。给予充分重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多功能性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行多功能性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功能性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操作方法。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率66%,声音嘶哑3.8%;术后颈丛功能满意(颈部肌肉无僵硬萎缩,无肩下垂、抬肩无力及肩部疼痛,亦无耳后、肩部感觉障碍和面部水肿)。结论: 多功能性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治疗作用确切,但对于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且淋巴结较大、肿瘤外浸明显的不在该手术考虑范围内。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及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随访1~5年,局部复发2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80%。结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能够降低局部复发,而且安全可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都呈升高趋势[1]。尤以西欧、北美上升明显。中国人的AEG发病率尚不清楚,国内对食管癌高发的北方或南方部分地区进行的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88.
89.
随着肿瘤总发病上升趋势和肿瘤诊治水平的提高,肿瘤学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现行的肿瘤学教学理念、教材和大纲等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于该学科的发展的需求。因此,寻求新的肿瘤学教学理念和模式是肿瘤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就肿瘤  相似文献   
90.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为阴性。目前,TNBC已成为国际乳腺癌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它具有高度侵袭性,但尚无有效治疗手段。随着对TNBC研究的深入,某些生物标志物或靶点有望成为治疗TNBC的突破口,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围绕TNBC的遗传学及基因靶点展开研究。未来,这些靶基因或生物标志物将在TNBC的发生、发展、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从而为TNB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