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4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医院所有专科ICU送检感染病原菌类型、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ICU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性标本分离的4116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分离出的411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2791株占67.81%;革兰阳性菌979株占23.78%;真菌346株占8.41%,其中常见病原菌前5位为鲍氏不动杆菌802株占19.48%;金黄色葡萄球菌699株占16.98%;铜绿假单胞菌640株占15.55%;肺炎克雷伯菌468株占11.37%;大肠埃希菌303株占7.36%;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分别占61.54%和68.6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91.42%;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4.0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在ICU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药敏试验对多种药物耐药,治疗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2.
肖茜  王超  张海龙  王刚 《西部中医药》2013,(11):102-103
目的:观察皮肤针配合自拟生发酊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斑秃患者采用患处外涂自拟生发酊配合皮肤针叩刺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3%。结论:皮肤针配合自拟生发酊治疗斑秃,能促进毛发生长。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大黄酸(RH)配伍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慢性肾病(CKD)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抗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H(100 mg/kg)组、HSYA(50 mg/kg)组和RH(100 mg/kg)+HSYA(50 mg/kg)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CKD模型。试剂盒法测定大鼠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中IκBα、p-IκBα、NF-κB p-65、p-p65和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RH和HSYA配伍使用明显降低MDA水平,提高SOD及GSH-Px活性;减少肾小球炎细胞浸润,改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磷酸化的IκBα及p65蛋白表达;使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且效果好于单用组。结论 在CKD进程中,RH和HSYA配伍使用可抑制肾脏组织的氧化损伤,抑制肾小球炎细胞浸润,降低细胞凋亡,且效果好于两个药物单用。  相似文献   
74.
利巴韦林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利巴韦林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相对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以标准二阶段交叉设计自身对照试验法,分别单剂量口服2种利巴韦林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受试者服药后72h内血浆中利巴韦林的浓度。结果受试品和参比品利巴韦林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3.55±3.06、2.84±2.89h,Cmax分别为:214.12±89.21、223.89±116.83μg·L-1;AUC(0-72h)为5252.63±1896.66、5239.36±2708.07μg·h·L-1,受试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5%。结论2种利巴韦林制剂在健康志愿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5.
我院2000年~2004年口服降血压类药物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降血压类药物临床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2000年~2004年我院计算机中的药品出库数据,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结果口服降血压类药物应用频度及销售金额均呈现增长趋势,日均费用呈下降趋势.结论口服降血压类药物分类复杂,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广泛,应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6.
摘 要 目的:建立舒乐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镜对玄参、柴胡进行显微特征性鉴别;采用TLC法对主要成分浙贝母、穿心莲、拳参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中有效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 synergi 4 hydro RP 80A (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59∶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柱温:20℃,进样量:10 μl。结果: 显微鉴别具有特征性;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丹参中丹酚酸B在10.001~100.007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8%(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舒乐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7.
精子运动能力与一氧化氮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精子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镀铜镉还原荧光法,测定人精液中NO代谢产物硝酸盐(NO3-).参照WHO方法,在超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精子存活率、活动力等. 结果 80例男性不育者其中15例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精子活动力a b级<50%(P<0.01),以运动轨迹异常和头摆动幅度下降为主, 精子存活力>75%无明显差异(P>0.05);65例NO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精子活动力a b 级<50%,存活率<75% (P<0.001).结论 NO与精子运动功能有着密切关系.高浓度时明显抑制精子活动力及存活率.低浓度时精子存活率及功能有着维护作用,这对男性不育的病因研究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太白楤木总皂苷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太白楤木总皂苷(total saponin of Aralia taibaiensis,SAT)30、60、120mg·kg^-1剂量组,连续4周灌胃给药,末次给药后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血脂指标;分离肝组织测定抗氧化指标。结果太白楤木总皂苷60、120mg·kg^-1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P〈0.01),且以高剂量120mg·kg^-1的降糖作用最明显。4周治疗结束后,上述两剂量组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胰岛素含量、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过氧化物酶(SOD)及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在太白楤木总皂苷的剂量为120mg·kg^-1时,其降血糖、降血脂及其抗氧化效果同二甲双胍相当(P〉0.05)。结论太白楤木总皂苷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其降糖机制可能与其提高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改善血脂代谢紊乱,提高肝脏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指导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的临床合理用药,为其药学监护提供依据。方法:统计1989-2012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17篇关于脂溶性维生素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及转归,结合彩虹集团公司彩虹医院1例脂溶性维生素输注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例,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该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较少出现,大多是较轻的过敏反应,经正确地对症处理,转归较好。但该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偏少,这对该药的药学监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静脉滴注脂溶性维生素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液浓度、药物所含主辅料、患者病理生理状况以及输液配制环境、使用方法密切相关。故临床应用时需把握好适应证,加强用药期间的药学监护;其中,详问病史、过敏史和用药史,多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有效的对症处理与宣教工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通过对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UUO)的动物损伤模型,探讨大黄酸(rhein)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单用及配伍对肾脏保护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UO 造慢性肾病损伤动物模型,将30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hein 治疗组[100 mg/(kg·d)]、HSYA 治疗组[50 mg/(kg·d)]和rhein[100 mg/(kg·d)]+HSYA[50 mg/(kg·d)]治疗组。给药14 d 后处死大鼠,采用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通过HE 染色观察肾组织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rhein 和HSYA 单用及配伍组血清中Scr 和BUN 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F-α、IL-6、IL-1β 及MCP-1 表达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同时肾组织病理学变化亦得到改善,且配伍的效果优于单用。结论 rhein 和HSYA 单用及配伍均能对UUO 导致的炎症损伤发挥一定的肾保护作用,配伍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与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