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61.
国内外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药研究开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国外研制的新药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血液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生物技术药物和内分泌/代谢药物等.国内上市的新药大多是进口或合资企业的产品,自己生产的医药产品以老药为主,不多的新药也大多是仿制的,中药产业的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在新药研究开发方面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化条件差以及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国内的制药行业应通过战略重组,实现规模经营,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技术开发实力和市场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2.
新近研究发现,人类La蛋白(human La protein,hLa)是一种与HBV RNA转录调节相关的因子.La蛋白可能结合在HBV RNAs的茎环结构上,具有保护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RNA,促进其翻译启动的作用,可能是HBV RNA的稳定因子.当La蛋白发生突变后将无法与HBV RNA结合,丧失保护HBV RNA的功能,使其受到酶的降解,无法转录翻译,病毒的复制受阻,从而抑制HBV感染.本文综述了La蛋白、HBV RNA及核酶(nuclear RNases)三者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导致HBV RNA降解的可能机制,推测了野生型和突变型La蛋白对乙型肝炎病毒RNA的翻译启动和病毒复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3.
SMO液对低温下肾皮质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自制上海多器官保存液(SMO液)对肾皮质线粒体低温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C-A液和UW液作对照,在犬肾低温保存各时间点,取皮质标本;通过电镜观察保存期间线粒体形态改变;差速离心法分离皮质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测定其活性,描记四态呼吸曲线,计算Ⅲ态、Ⅳ态耗氧速率、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及磷氧比(P/O).结果:低温保存期间, HC-A组肾皮质线粒体水肿、空泡样变明显重于SMO组和UW组,而后两者改变相似;随着低温保存时间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肾皮质线粒体Ⅲ态呼吸耗氧速率、RCR和P/O均明显降低;保存1~3 d HC-A组Ⅲ态呼吸耗氧速率显著低于SMO组(P<0.05);保存各时间点SMO组线粒体RCR和P/O显著高于HC-A组(P<0.05),与UW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MO液对肾皮质线粒体低温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比HC-A液强,与UW液相似.  相似文献   
164.
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LVFX/CMC)微球并检测其在大鼠体内结肠靶向释药的性能.方法:色谱柱:KromasilRKR100-5C18(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0.1%三氟醋酸溶液(2080),柱温:50℃,激发波长:295 nm,发射波长:495 nm,流速:1.0 ml/min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LVFX/CMC微球(含40 mg左氧氟沙星)及等量左氧氟沙星溶剂灌胃,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LVFX/CMC微球和左氧氟沙星(LVFX)灌胃后大鼠胃、小肠、盲肠、结肠及血液中药物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灌胃后LVFX/CMC微球组5 h盲肠、结肠药量分别达(3.394±0.197)和(1.873 ±0.216) mg,远高于LVFX组的(0.489±0.123)和(0.078±0.002) mg (P<0.01).在9 h时LVFX/CMC微球组盲肠和结肠药量仍分别达到(1.580±0.234)和(0.713±0.073) mg,明显高于LVFX组的(0.105±0.023)和(0.054±0.016) mg (P<0.01).LVFX/CMC微球组血药浓度于5 h后达到最高,而LVFX组1 h后即达最高血药浓度峰.微球组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的药量在7、9 h时段均明显大于胃和小肠内的药量.结论: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在体内实验中的释放符合结肠靶向释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