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推拿,静磁治疗小儿腹泻18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易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此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乳食不节、调护失宜,外感寒邪、脾胃虚弱等所致。由于耐药菌株的增长致使抗菌药物疗效下降,对病毒性腹泻更无良药。我们应用推拿、静磁分为两组治疗18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发热是儿科的常见急症,临床应用的退热药是解热镇痛药,此类药物虽然退热快,但用药后出汗多、往往汗后小儿手足发凉,每过数小时后体温再次骤升,尤其是病毒引起的上感发烧,常常如此。且有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等付作用。自1988年7月—1991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自制的中药制剂——小儿退热合剂,用于治疗患儿呼吸系统感染引起的发热,收到了  相似文献   
63.
我们在选拔飞行学员体检中,对身体健康,无全身性疾病,17~19岁在校男性青年晶状体混浊形态、部位进行观察,共542人,1084只眼。视力均在“C”字视力表1.2~2.0。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5 min点一次,共4次后由两人进行裂隙灯检查,用直接交点照射法以宽光带前后左右移动照射。 晶体混浊的检出率:共检出晶体混浊104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机制及动态CT检查的必要性,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小儿颅脑外伤住院75例病人CT资料.结果:基底节内囊区腔隙性梗死灶梗死64例,占85%:脑叶区梗死,11例,占15%.19例伴双侧豆状核钙化.伤后2个月CT复查25例,病灶均呈软化灶.首次CT扫描发现脑梗死仅有5例,复查CT发现脑梗死2O例.轻微脑外伤患者31例,其中术后4例.结论:小儿外伤性恼梗死多见于婴幼儿,CT是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当首次CT扫描未发现脑梗死时,应根据病情需要行CT复查,尤其是外伤后偏瘫患者,CT复查更为重要,能明确是否出现梗死灶.动态CT检查不仅可以发现便塞灶,而且可以观察梗死灶的变化过程.外伤后出现梗死灶的最佳时间是伤后1~6天.  相似文献   
65.
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临床不少见,处理起来也较棘手,常可造成切口愈合不良,甚至造成切口破裂与切口疝,而需再行手术。我院理疗科于1995年5月—2000年10月,采用中药内服与红光照射相结合治疗外科术后切口感染34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观察丹参片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入选心脏X综合征患者42例,其中男12例,女30例。入选患者被随机分为丹参片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丹参模拟片),每组21例,3片,1日3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观察疗效、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丹参片组症状改善较治疗前明显,总有效率80.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28.6%;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ST段压低1 mm以及运动至心绞痛出现的时间明显延长;丹参片组hs-CRP水平较治疗前(P<0.01)以及对照组(P<0.05)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丹参片能明显缓解心脏X综合征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抗炎作用可能是丹参应用于心脏X综合征患者有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儿童饮食行为对儿童体重的综合影响,为儿童肥胖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4-7月,使用《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量表》(CPCFBS)和《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CPEBQ)对912名学龄前儿童照护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i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在控制了家庭人口学特征后,照护人喂养行为和儿童饮食行为对儿童BMI及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了家庭人口学特征后,喂养行为中的体重担忧和饮食行为中的食物响应与BMI呈正相关关系(P<0.05);照护人喂养行为中的责任喂养及儿童饮食行为中的外因性进食与BMI呈负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家庭人口学特征后,喂养行为中的体重担忧、饮食行为中的食物响应、情绪性进食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饮食行为中的饮食行为限制、过饱响应是超重/肥胖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体重受饮食行为和喂养行为综合影响,可通过培养健康的照护人喂养行为和儿童饮食行为进行学龄前期儿童肥胖的预防。  相似文献   
69.
五种天麻类中成药治疗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观察五种天麻类中成药治疗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国际头痛学会诊断标准选取符合要求的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病人 2 87例 ,随机分为 6组 ,5组口服天麻制剂的各组分别口服全天麻胶囊、天麻头风灵、天麻首乌片、天麻杜仲胶囊、天麻丸 2个月。对照组口服脑立清丸 2个月。动态观察病人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 :试验结束时 ,对照组 39例 ,有效 18例 ,有效率为 4 6 .2 %。 2 2 5例口服天麻类中成药病人临床总有效率为 81.8% ,无效 4 1例 ,无不良反应发生。五种天麻类药物对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病情的影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天麻类制剂治疗发作性紧张型头痛安全、有效 ,疗效优于对照组。五种天麻制剂之间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0.
目的回顾分析全胸腔镜与正中开胸行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partial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AVSD)矫治术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全胸腔镜下在PAVSD心内矫治术中的应用及优势。 方法回顾研究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PAVSD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完全胸腔镜组及正中开胸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指标、术后恢复相关临床指标及其远期随访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226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完全胸腔镜组在输血量[(90.6±52.3)ml比(285±103.5)ml]、术中出血量[(109.2±25.4)ml比(235.3±101.3)ml]、引流量[(115.1±63.2)ml比(225.2±97.3)ml]上均少于正中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胸时间[(12.0±3.6)min比(44.2±15.0)min]、手术时间[(155.3±28.7)min比(183.6±37.6)min]、疼痛评分[(3.4±0.7)分比(6.9±1.5)分]、术后住院时间[(6.2±2.1)d比(10.7±2.9)d]及ICU监护时间[(42.1±11.9)h比(60.3±12.4)h]方面,较正中开胸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全胸腔镜组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并发症的概率(0.9%比5.6%)明显低于正中开胸组(P<0.05);完全胸腔镜组术后出现肺不张、气胸的概率略高于正中开胸组,出现脑、肝、肾并发症概率与正中开胸组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全胸腔镜组术后出现心包压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概率低于正中开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完全胸腔镜手术行PAVSD心内矫治术手术疗效确实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切口隐蔽美观,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大范围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