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6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35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1090篇
内科学   282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474篇
外科学   388篇
综合类   2164篇
预防医学   912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811篇
  1篇
中国医学   714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随着穿刺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静脉切开有所减少,但乃不失为一种常用技术,特别是严重烧伤患者。2000—2002年问使用静脉留置针共行静脉切开81例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对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选45例(实验组)伤后早期(24~48h)鼻饲生大黄粉,另45例(对照组)未予生大黄粉治疗.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结果39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实验组14例,有13例上消化道出血治愈,治愈时间(7.6±2.5)d;对照组25例,有16例上消化道出血治愈,治愈时间(13.4±3.3)d.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率和上消化道出血治愈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上消化道出血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鼻饲生大黄粉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附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颞骨先天性脂胆瘤的发病情况和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73-2000年收治的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5例,女1例。其中双侧1例;年龄6-63岁。病变范围:局限于中耳(鼓窦,乳突)4便,侵犯岩尖1例;原发于颞骨颧突(中耳未受侵犯)1例;合并周围性面瘫1例,耳后瘘管1例。传导性聋4例(5例),混合性聋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开放性乳突根治术5例,面神经吻合术1例,耳前颞下窝进路胆脂瘤除术1例。半年-3年随访,均无胆脂瘤复发,面瘫部分恢复。结论 进行性听力减退,伴面瘫或局部肿块,且既往无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完整,颞骨影像学检查显示局部骨破坏或高密度软组织影为本病的诊断依据;手术清除病灶为本病治疗的唯一措施。根据病灶范围及听力损失情况可选择保留或提高听力的术式,同时应注意保存或修复面神经功能;术后长期严格随访和清理术腔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4.
白内障是主要的致盲眼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自1998~2001年共收治156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满意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56例中,男97例,女59例,年龄53~71岁,平均62岁。病程7个月~23年,平均9年,术前血糖4.6~9.5mmol/L,平均6.7mmol/L;注射胰岛素47例,口服降糖药79例,术前平均视力0.1。1.2方法术前护理:(1)患者由于复明心切,担心术后视力不能提高,血糖控制不理想,增加家庭负担,常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  相似文献   
45.
胸部损伤只占损伤总数的8%左右,胸外伤死亡率为6%,而需要作复杂开胸手术治疗的只约占胸部损伤的10%,但是近年来有所增加。伤后若治疗不当,将给病人带来不测。我院自2003年1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胸部损伤95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组的人生长激素(rhGH)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分成rhGH组与对照组,rhGH组伤后第7天每日皮下注射思增8IU,共10d。应用后第7、14日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结果rhGH组(n=20)第14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n=26)(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rhGH能改善机体对营养底物的利用率,促进蛋白合成、减轻重型颅脑损伤后低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47.
颈动脉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和I或颈内动脉以及颌面部难控制大出血时对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外科处理方法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0年行颈总或I和颈内动脉结扎、切除术的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66岁。其中颈部复发性转移癌浸润颈总动脉、颈内动脉3例,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溃疡侵犯颈总动脉1例,上颌骨中央性血管瘤大出血1例,鼻咽纤维轿管瘤术中、术后大出血1例。单纯结扎、切除颈总动脉4例,颈总及颈内动脉同时结扎、切除2例。经随访,术后短暂性肢体偏瘫2例,脑梗塞、永久性偏瘫1例,无任何并发症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颈动脉切除术对已累及颈动脉的颈部恶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颌面颈难以控制的致命性大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单纯切除颈总动脉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同时切除低;而已先期或同时切除颈外动脉,出现并发症的机会更大。术后酌用抗凝或溶栓药物对于脑血栓、脑梗塞的防治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苦参素治疗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CHB,随机分为A、B二组。A组 采用苦参素治疗;B组采用胸腺肽,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ALT复常率及HBeAg、HBVDNA阴 转率分别为85.00%、31.67%、33.33%,B组分别为61.67%、15.00%、16.67%(P<0.05)、A组血清中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LN)、IV胶原(IVC)及TGF-β含量分别下降为133.26±43.82、146.45±21.62、75.34±25.26 及5.56±2.36,B组分别下降为151.10±51.57、158.15±32.22、86.33±24.82及6.64±2.27(P<0.05)。结论  苦参素有明显抗病毒、抗纤维化及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49.
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上的难题,是指经过各种治疗措施均无明显改善的心衰。我们应用缬沙坦治疗19例顽固性心衰患,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0.
阿萨希丝孢酵母菌(Trichosporon asahii)为半知菌亚门隐球菌科真菌,是最近几年才由丝孢酵母菌属中新确定的一个种.该菌是导致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的一种机会致病菌,既可引起表浅部位感染又可伴随血行播散进而导致深部感染,且患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