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4篇
中国医学   17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S)-原人参二醇奥克梯隆型差向异构体为20(S)-原人参二醇的主要代谢产物,前期研究发现,该差向异构体在药效学和药动学方面均有一定的立体选择性。该文建立了HPLC-MS/MS测定大鼠尿液、粪便和胆汁中的24R-差向异构体和24S-差向异构体,考察口服灌胃给予大鼠24R-差向异构体或24S-差向异构体后,在尿液、粪便和胆汁中的排泄情况。结果显示,24R-差向异构体和24S-差向异构体在口服给药后48 h内粪便排泄累积量分别为给药剂量的17.69%,17.09%,基本不经尿排泄。口服给药后48 h内,24R-差向异构体和24S-差向异构体胆汁排泄累积量分别为给药剂量的8.01%,1.47%,前者是后者的5.4倍,具有明显的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62.
穿心莲内酯制剂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心莲内酯是一种具有半日花烷骨架的天然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对诸多感染性疾病均显示有突出的疗效,被誉为天然抗生素药物。然而,极低的生物利用度和不良口感使其直接应用于临床受到限制。近年来,通过各种新型制剂学手段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和口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与此同时,相应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该文阐述了穿心莲内酯的剂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以利为这一活性天然产物的深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制备温莪术油自乳化释药系统(zedoary turmeric oil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ZTO SEDDS)并进行评价。方法以总油相质量分数(X1)、磷脂与脱氧胆酸钠的质量比(X2)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质量比(X3)为考察对象,自乳化液粒径(Y1)和自乳化时间(Y2)作为质量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ZTO SEDDS的最佳处方。以温莪术油为对照,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为检测指标,采用大鼠离体非翻转肠囊法对优化处方的小肠吸收进行评价。结果ZTO SEDDS的载药量质量分数为32.9%。乳化后平均粒径为(212.4±3.5)nm,自乳化1min内达到平衡。大鼠离体小肠吸收实验表明,ZTO SEDDS中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约为1.3×10-6 cm·s-1和6.4×10-6 cm·s-1,比温莪术油提高了3.24.0倍。结论ZTO SEDDS能显著改善温莪术油的小肠吸收行为。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芫花Daphne genkwa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 将芫花枝条的95%乙醇提取物分成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用硅胶柱色谱反复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正二十烷酯(1)、咖啡酸二十二烷酯(2)、芫花素(3)、芹菜素(4)、左旋松脂醇(5)、紫丁香树脂酚(6)、伞形花内酯(7)、二氢刺五加苷B(8)、松脂酚-4-O-β-D-葡萄糖苷(9)、刺五加苷E(10)。结论 化合物56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能够稳定表达α_(2B)-肾上腺素能受体(α_(2B)-A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EGFP-NFAT2)的稳转细胞株。方法构建具有潮霉素(Hydro)抗性的pcDNA3.1α_(2B)-AR重组质粒(pcDNA3.1-Hygro-α_(2B)-AR),转染至表达EGFP-NFAT2的U2OS细胞(U2OS-EGFP-NFAT2细胞),使用Hygro 200 mg·L~(-1)压力筛选10 d后,进行NFAT2核转位实验筛选细胞株并用Z’因子法评价细胞模型的可靠性,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α_(2B)-A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选择α_2-AR的激动剂盐酸右美托咪啶(DMED)和拮抗剂盐酸阿替美唑(ATI)通过NFAT2核转位实验评价α_(2B)-AR的功能活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1-Hygro-α_(2B)-AR后,稳定转染至U2OS-EGFP-NFAT2细胞,采用NFAT2核转位实验筛选发现,编号12的细胞株相对核转位指数为0.445,活性最高;3次独立实验中,Z’因子分别为0.664,0.533和0.634。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编号12的细胞株α_(2B)-AR mRNA表达水平是U2OS-EGFP-NFAT2细胞株的140倍,表达显著增加(P<0.01),且在20代次内表达稳定。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编号12的细胞株出现明显的α_(2B)-AR蛋白条带,而U2OS-EGFP-NFAT2细胞中未检测到α_(2B)-AR蛋白表达。DMED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提高该细胞株的核转位水平[EC_(50)=(2.616±0.121)nmol·L~(-1)],ATI可以浓度依赖性地对抗DMED的作用[IC_(50)=(89.05±0.22)nmol·L~(-1)]。结论成功构建了共表达α_(2B)-AR与EGFP-NFAT2的稳转细胞株,可用于靶向α_(2B)-AR化合物的筛选和受体分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雪山胃宝丸对小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模型、吲哚美辛致小鼠胃溃疡模型及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雪山胃宝丸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计算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雪山胃宝丸对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吲哚美辛致小鼠胃溃疡及应激性胃溃疡具有明显保护作用(P0.05)。结论:雪山胃宝丸对小鼠胃溃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价大麻二酚(CBD)配伍褪黑素(MLT)(CBD-MLT复方)对生物节律紊乱与失眠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1)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BD(5,10和20 mg·kg-1)组、MLT(2.5,5,10和20 mg·kg-1)组及CBD-MLT复方[1.25+2.5,2.5+2.5,1.25+5和(2.5+5)mg·kg-1]组。ig给药后ip给予戊巴比妥钠(48 mg·kg-1)进行翻正反射实验,考察各组药物对正常小鼠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2)雄性SD大鼠进行植入子手术,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地西泮(DZP 3 mg·kg-1)组和CBD-MLT复方(10+10)mg·kg-1组。ig给药后进行无线生理信号遥测与睡眠分析,考察各组药物对正常大鼠睡眠时间和睡眠结构的影响。(3)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DZP(3 mg·kg-1)组及模型+CBD-MLT复方[5+5,10+10和(20+...  相似文献   
68.
血清素2A受体(5-HT_(2A)R)作为致幻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等许多精神活性药物的作用靶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5-HT_(2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与mGluR2、D_(2)R和CB_(1)R等多种GPCRs形成异源二聚体。二聚体中的mGluR2、D_(2)R与CB_(1)R影响5-HT_(2A)R偶联的信号通路和诱导的动物行为,并且3种受体分别被敲除后,致幻性5-HT_(2A)R激动剂诱导产生的甩头反应次数明显降低。基于5-HT_(2A)R/mGluR2、5-HT_(2A)R/D_(2)R和5-HT_(2A)R/CB_(1)R异源二聚体的重要性,该文将3种受体与5-HT_(2A)R形成异源二聚体的发现与功能进行详细综述,为探寻以5-HT_(2A)R为靶点的精神活性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本研究构建并优化编码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刺突(spike protein, S)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DNA (plasmid DNA, pDNA) Opt-S,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纳米粒(nanoparticles, NPs)作为pDNA的递送载体,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pDNA NPs,对其体外性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LGA-pDNA NPs形态规整,边缘清晰,平均粒径为(184.2±2.4) nm,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e index, PDI)为0.093±0.013, zeta电位为(-68.10±0.36) mV,包封率为(98.92±0.22)%,于-20℃储存7个月粒径和PDI变化幅度均较小,稳定性较好,能保护pDNA免受核酸酶降解,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细胞毒性低,安全性高,体外转染实验表明SARS-CoV-2 S基因可以进入细胞并表达。以上结果表明PLG...  相似文献   
70.
目的考察氯化锂(LiCl)对蛋白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OA)诱导的SK-N-SH细胞分化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和tau蛋白Ser-~(262)位点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SK-N-SH细胞分化为成熟的神经元细胞;采用OA诱导成熟神经元细胞建立AD模型;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考察LiCl对成熟的神经元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Giemsa染色观察SK-N-SH细胞形态学变化;并采用Image-Proplus软件测定神经元细胞的突触长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ynaptophysin蛋白和tau蛋白Ser-~(262)位点磷酸化水平。结果 10μmol·L~(-1)ATRA连续处理7 d,可诱导SK-N-SH细胞突触生长和synaptophysin蛋白表达等典型分化神经元的特征。20~100 nmol·L~(-1)OA作用于分化神经元,可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同时致分化神经元突触萎缩,tau蛋白Ser-~(262)位点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升高。10 mmol·L~(-1)LiCl预处理可维持synaptophysin蛋白高表达,抑制tau蛋白Ser-~(262)位点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LiCl能够改善OA所致分化神经元的突触损伤,并伴随着synaptophysin表达的升高、tau蛋白Ser-~(262)位点异常磷酸化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