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52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0篇
  7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索前S抗原、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 )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 )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20份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前S1抗原、前 S2抗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M 可以进一步了解 HBV是否处于活动期,同时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血脂及肥胖的关系。方法将91例门诊体检者分为肥胖伴高脂血症组(A组)27例、超体质量组(B组)33例、正常对照组(C组)31例,比较3组身高、体质量、血压等参数和血糖、血脂、甲状旁腺激素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结果 3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分别为(21.65±4.97),(27.65±5.68),(33.58±8.54)ng/mL,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二羟基维生素D3与腰围、体质量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维生素D与肥胖及血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细胞因子(TNF-α、IL-8、IL-10)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5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3名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员血清hs-CRP、TNF-α、IL-8、IL-10、血脂(TC、TG、LDL-C、HDL-C)、C反应蛋白(CRP)。结果 研究组hs-CRP、TNF-α、IL-8分别为(5.32±2.75)mg/L、(57.2±16.6)ng/L、(32.1±9.8)ng/L,高于对照组的(1.95±0.62)mg/L、(34.1±14.2)ng/L、(21.6±7.8)ng/L(P<0.05),IL-10为(19.4±6.7)ng/L,低于对照组的(28.3±10.3)ng/L(P<0.05);研究组TC、TG、LDL-C、CRP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hs-CRP以及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可以更好评价患者预后,以及判断患者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摘 要〕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免疫球蛋白(Ig)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 间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接诊的 132 例乙型肝炎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 130 例健康者设置为对照 组,全部入选者均行 Ig 检验,对组间肝功能指标、Ig 检验指标展开分析,且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病情患者 Ig 检验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Ig 检验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重度乙型肝炎患者 Ig 检验指标高 于中度乙型肝炎患者、轻度乙型肝炎患者,且中度乙型肝炎患者 Ig 检验指标亦高于轻度乙型肝炎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Ig 检验诊断乙型肝炎的效果较好,且能明确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病情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交互作用蛋白1(TNIP1)蛋白、血清白球蛋白比值(AGR)、血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集的90例MG患者(MG组)、选取健康体检对象9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NIP1蛋白、血清AGR、血浆PDGF,并分析上述指标在不同类型MG患者中的差异及与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S)的相关性。结果 MG组患者的TNIP1蛋白、血清AGR、血浆PDGF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肌型MG组患者的TNIP1蛋白、血清AGR、血浆PDGF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全身型MG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肌型MG患者QMGS评分显著的低于全身型MG患者(P<0.05);MG组患者的TNIP1蛋白、血清AGR、血浆PDGF水平与患者的QMGS评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QMGS评分=38.062-5.571(TNIP1蛋白)-2.664(AGR)-0.883(PDGF)。结论 MG患者外周血TNIP1蛋白、血清AGR、血浆PDGF水平降低显著,并且与患者病情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短径缩短率(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FS、LVEF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FS、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减轻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采用托吡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2.45%)高于对照组(7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为5.66%,对照组为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采用托吡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癫痫症状,对患者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治疗要点。方法将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n=40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n=40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GCS评分、颅内压、水肿体积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可较好改善预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7例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比索洛尔治疗,53例)和研究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比索洛尔治疗,54例),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抑郁、焦虑(SDS、SA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7.04%)较对照组(64.1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96%)与对照组(15.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患者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其抑郁、焦虑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