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56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2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邓行 《当代医学》2016,(24):129-131
目的 研究并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将这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进行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49例,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为75.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优(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使用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牡丹皮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丹皮,又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牡丹又名:鹿韭,鼠姑,白术,百两金,吴牡丹,木芍药,花王,洛阳花,铁角牛,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本人对牡丹皮的药理作用以及其研究概况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纳洛酮佐治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肺炎患儿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纳洛酮佐治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84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痊愈53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中痊愈46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纳洛酮佐治小儿急性肺炎可以显著提高I}缶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4.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将该病患者53例(53眼)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行小梁切除联合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术后治疗组予以归芍红花散加减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予以口服ATP和肌苷片、维生素B1等营养视神经药物,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眼压、视力提升、新生血管回退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7 d两组眼压分别为(11.3±2.1) mmHg、(13.6±3.2) 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8个月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两组有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者分别为25例(92.6%)、24例(9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视力提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个月两组血管回退分别为23例(86.2%)、16例(6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缓解疼痛,促使新生血管消退,并保留残存视功能和眼球外形,是治疗该病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沈阳玲 《中医药导报》2010,16(7):118-119
目的:研究乳香不同炮制方法所得炮制品及生品的镇痛效果.方法:利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对乳香炮制品及生品的镇痛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乳香经烘制法炮制所得炮制品与生品对小白鼠痛阈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香烘制法与醋炙所得炮制品与生品比较,对醋酸致痛的镇痛作用的潜伏期都有明显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烘制法所得炮制品较其它炮制品镇痛作用强.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灸疗联合穴位按摩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手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灸疗联合穴位按摩,2次/d,连续3-5 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应用开塞露或肛管排气的比率.结果: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及使用开塞露或肛管排气的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灸疗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和护理对60例中风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中风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进行便秘相关护理.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每天给予患者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刺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改善便秘的总有效率为9...  相似文献   
108.
冠盖藤化学成分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明 《中医药导报》2011,17(7):90-91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冠盖藤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冠盖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对冠盖藤用水和乙醇提取,取滤液做理化鉴别。结果:冠盖藤中含有鞣质,糖、多糖及还原糖类成分,皂苷类成分,黄酮类成分,植物甾醇、三萜类成分,内酯、香豆素类成分,酚类成分。不含有生物碱类成分。可能含有蒽醌类成分,有机酸,强心苷类成分。结论:初步确定冠盖藤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为冠盖藤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942例荟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BPBC的临床特点,提高对BPBC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检索1994~2008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BPBC文献170篇,对2942例B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BPBC发病率2.0%,SBPBC占26.3%,MBPBC占73.7%;②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肿块占100.0%;③Ⅱ期病例占52.3%,浸润性导管癌占49.0%;④随访死亡率41.2%,复发转移率67.6%,5年、10年OS为51.9%及49.7%。结论BPBC的临床特点为发病率较低、无痛性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腋淋巴结转移率高、浸润性导管癌及单纯癌多见、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及时手术根治预后较好。影响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是间隔时间长短、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与否及雌激素受体、癌基因nm23和P53状况。  相似文献   
110.
贺建成 《中外医疗》2010,29(20):102-10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48例,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手术顺利,视野清晰,均一次手术成功,无严重出血或膀胱穿孔。随访1~3年,原位复发6例,异位复发7例,3例在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