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68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663篇
预防医学   29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64篇
中国医学   45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肝穿患者护理中互动达标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肝穿患者80例,采用互动达标护理,就护理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应用互动达标护理前比较,面对分值在应用后提高,屈服分值和回避分值在应用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常模比较,本组患者面对分值相对较低,屈服和回避分值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穿患者中行互动达标理论,可转变患者消极思想,提高治疗依从性,积极主动参与治疗,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研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通过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资料7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86%,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通过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4.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1年7月~2014年4月,我们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57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7例,男20例,女37例,年龄80~94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Ⅲ型28例,Ⅳ型25例,Ⅴ型4例。患者均合并有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抢救期间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8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9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在其抢救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在其抢救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成员的病死率、经治疗后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成员的病死率和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2%和2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和25.4%,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抢救成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46.
47.
吕国宴 《中国卫生产业》2014,(15):62+64-62,64
目的:对在脑卒中并吞咽困难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所产生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75例脑卒中并吞咽困难患者入选本次研究范围,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共计47例患者获得一定的护理效果,护理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共计18例患者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护理总有效率为7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并吞咽困难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临床疗效更加理想,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分别给予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者各动脉血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除对照组pH值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aO2、PaO2/FiO2上升数值以及PaCO2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9.5%、68.4%,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泼尼龙比地塞米松早期缓解支气管重度发作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危急值追踪在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株洲市二医院检验科526例患者的检验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危急值进行追踪分析。结果经追踪后达到正常值的有214例,比例为40.7%;未追踪至正常值的为312例,比例为59.3%。危急值中,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比容(HC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均为追踪较好的项目。结论危急值追踪加强了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提高检验人员及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及责任心,有利于基础与临床学科的交流进步,有助于医护人员获取全面准确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与探讨Ⅰ期与Ⅱ期去骨瓣减压对于成人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使用Ⅰ期去骨瓣减压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Ⅱ期去骨瓣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Ⅰ期去骨瓣减压治疗后的患者其GOS评分与Ⅱ期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相比,Ⅰ、Ⅱ、Ⅲ、Ⅴ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Ⅳ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Ⅰ期去骨瓣减压术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缓解颅内压、提高生存率的作用,但容易造成颅骨缺损,Ⅱ期去骨瓣减压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颅内压较高的情况,因此患者死亡率相对较高。因此建议对于脑外伤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I期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