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研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骨骼改变的特殊影像学征象(如好发骨骼影像学改变,特殊的病理学特征,性别差异),旨在提高对本病影像的诊断。方法对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骨改变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广泛性骨质疏松改变,多部位受累及多种影像表现共存。其中骨质疏松8例,骨质破坏吸收6例,骨质软化2例,纤维囊性骨炎3例,软组织钙化1例,病理性骨折2例。结论中年女性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机率高;骨质疏松多为发病早期的表现,骨膜下吸收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展期所特有,棕色瘤的出现标志着该病变已进人中晚期;从影像学角度分析其特有表现有利于正确诊断该病,并进一步确定病变程度,从而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率,明确病变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白芍配伍桂枝抗炎的药理学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芍配伍桂枝进行抗炎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昆明系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角叉菜胶组、白芍组、桂枝组、配伍组.给药30 min后,角叉菜胶小鼠胸膜炎造模.造模5h后,眼球采血,检测丙二醛和弹性蛋白酶含量,以及对中性粒细胞CAMP-PDE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角叉菜胶丙二醛含量和弹性蛋白酶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角叉菜胶组相比,白芍组和桂枝组抑制角叉菜胶组丙二醛含量和弹性蛋白酶含量的升高(P<0.05);白芍桂枝配伍组,明显抑制角叉菜胶组丙二醛含量和弹性蛋白酶含量的升高(P<0.01).与角叉菜胶组相比,白芍、桂枝组明显抑制CAMP-PDE活性(P<0.05);与角叉菜胶组相比,白芍桂枝配伍组明显抑制CAMP-PDE活性(P<0.01).结论 白芍和桂枝配伍后,抗炎作用显著增强,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行大剂量静脉化疗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6例癌症患者采用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行大剂量化疗。结果:本纽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无药物外渗损伤,携带方便,不影响日常活动,可达到持续恒定给药,提高了疗效,减轻了毒副反应,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行大剂量化疗,可更好地保护患者血管,减轻痛苦,具有安全、方便、剂量及时间输注准确,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周围组织的坏死等优点,提高了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为化疗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44.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能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具有明显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中穿刺点局部感染成为置管护理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留置PICC局部感染产碱假单胞菌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腹部来源不明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来源不明肿瘤患者122例,术中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42例(良性组)和恶性肿瘤80例(恶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64层螺旋CT三维扫描与重建,记录影像学特征,判断诊断效果。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的CT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3.89±0.45)分和(4.54±0.3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恶性组平扫期、动脉期、门脉期的CT值都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在122例患者中,以CPR/MPR/VR/MIP显示肿瘤供血动脉100例,占比82.0%。恶性组中79例中显示供血动脉,良性肿瘤中21例显示供血动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判断恶性肿瘤79例,良性肿瘤43例,对腹部来源不明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8%和100.0%。结论:腹部肿瘤来源不同,特别增大时诊断困难;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可立体、直观地显示肿瘤形态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而且可以显示肿瘤血供,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6.
患儿,男,1.5岁。因“阵发性哭吵伴抽搐3 h”急诊入院。3 h前,患儿奶奶将外用消炎粉(浙江巨化集团公司制药厂生产的“巨化牌”灭菌结晶磺胺,每包含结晶磺胺5 g)错当成小儿速效感冒冲剂喂患儿服下,患儿服后即剧烈哭闹不止,遂到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用药不详),效不佳,并出现抽搐,急来我院。查体:T 37.5℃,P120次/min,R 25次/min。阵发性剧烈哭吵,精神欠佳,神志清,皮肤黏膜无皮疹及出血点,双侧瞳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颅咽管瘤的MRI表现。结果:9例呈圆形或类圆形,4例呈不规则形。平扫6例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3例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2例短T1长T2信号,1例等T1短T2信号,1例混杂T1混杂T2信号。其中囊内见出血1例,分层征象2例,钙化3例,壁结节4例,3例DWI弥散不受限呈低信号。增强后3例实性颅咽管瘤和5例囊实性颅咽管瘤实性部分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5例囊实性和4例囊性颅咽管瘤囊壁呈弧形或环形强化,4例囊性颅咽管瘤壁结节明显强化,1例囊性颅咽管瘤未见明显强化。结论:颅咽管瘤的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需注意与垂体腺瘤、Rathke囊肿、生殖细胞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48.
uPA及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笔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uPA及VE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示,110例中,uPA高表达者59例,占53.6%;低表达者51例,占46.4%。VEGF高表达者65例,占59.1%;低表达者45例,占40.9%。uPA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及TNM分期有关,VEGF表达与TNM分期有关;uPA和VEGF的表达与年龄、月经状况、激素受体状况无关;uPA和VEGF高表达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相应低于低表达者的生存期。多因素分析显示,uPA和VEGF均是影响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子。 提示uPA和VEGF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行为密切相关,两者均可能是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49.
选取96例老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复方氨肽素片和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患处局部外搽艾洛松软膏,观察组患者在患处局部外搽得肤宝软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面积进行观察,进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患处局部皮疹1例、皮肤烧灼感1例,对照组出现局部皮疹1例,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得肤宝软膏辅助治疗老年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引起维持性透析尿毒症患者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透析器残血。为了减少尿毒症患者丢失血液的量,在每次对尿毒症患者进行透析结束时尽量把体外循环的血液输入体内,减少透析器中的残血量对减少尿毒症患者丢失血液的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合适的抗凝治疗、加大血流量等是减少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