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1.
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已广泛用于成人麻醉,目前市售的TCI装置内设的软件系统几乎都是根据成人参数编写的,不适合小儿.而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药动学药效学均不同,小儿需要更精确的药物有效浓度及麻醉深度,更限制了TCI在小儿麻醉中的使用.本文模拟成人TCI模式,总结出一种适合于6个月内婴儿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术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2.
23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问的生长速度及营养支持情况,研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不同地区10所三甲医院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早产儿生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38例符合条件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胎龄为(30.9±1.9)周,出生体重(1313±129)g.生后第1周~第6周平均体重生长速率分别为-7.2、14.2、13.6、13.7、14.2、14.8 g/(kg·d).肠内、外营养开始平均时间分别为(3.4±2,3)d和(3.1±1.7)d,总热卡达120 kcal/(kg·d)平均时间为(21.3±11.6)d,喂养奶量达150 ml/(kg·d)平均时间为(23.4±10.8)d.恢复出生体重后平均生长速率为(13.8±3.5)g/(kg·d),平均住院时间(39.8±13.9)d.出生时小于胎龄者较适于胎龄者恢复出生体重后的平均生长速率快[14.4 vs 13.2 g/(kg·d),t=2.703,P<0.05].结论 平均生长速率较快组[≥15 g/(kg·d)]与较慢组[<15g/(kg·d)]相比,出生胎龄差异无显著性,但出生体重低、接受肠内肠外营养早.大多数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住院期间不能达到正常胎儿在官内的生长速率.更积极的肠内肠外营养,可能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的早期牛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呼吸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47例轻、中度RDS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82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其余26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入院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观察组患儿采用机械通气联合红霉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各亚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随着观察组患儿RDS加重,以上炎性因子水平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机械通气联合红霉素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TNF-α、IL-1β、IL-6水平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并发的RDS严重程度有关,机械通气联合红霉素治疗可以有效抑制患儿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安长青 《医药导报》2000,19(5):439-439
目的 :比较布地奈德气雾剂与氨茶碱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对 84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4例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 2 0 0~ 80 0 μg d ;对照组 40例 ,用氨茶碱 4mg kg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5 0ml静脉滴注 ,qd ,每晚口服氨茶碱片 6mg kg。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 ( P >0 .0 5 )。结论 :布地奈德气雾剂是安全、有效、方便的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之一 ,临床使用优于氨茶碱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新生儿抽血常是一棘手的技术操作,多采用股静脉穿刺取血,但因股静脉位置较深,又不易固定,盲目穿刺不易成功。本文介绍一种新方法——窦汇穿刺。其穿刺成功率高,取血量大。穿刺方法及体会如下:穿刺方法:窦汇是由左右横窦、上矢状窦及直窦共同汇合而成,其对应的体表投影就是后囱。穿刺前先剃去后由周围毛发,侧卧,固定头部,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手指,针尖自后囱对准鼻尖方向垂直刺入,进针约l-Zcm,回抽有血即表示穿刺成力,取血完毕,用无菌沙布压迫局部,并用胶布固定。体会:一针见血成功率可达叨%以上;取血量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铁蛋白(SF)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109例,根据SF水平分为铁蛋白正常组54例(SF < 200 ng/ml)和铁蛋白升高组55例(SF ≥ 200 ng/ml),比较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性别、发病日龄、孕母年龄、是否胎心异常或窒息、孕母晚期是否贫血、足月/早产、分娩方式、是否胎膜早破),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发型败血症中铁蛋白升高的危险因素,绘制CRP和PCT预测铁蛋白水平的ROC曲线,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炎性指标变化及其预测价值。 结果两组新生儿性别、胎心异常或窒息、孕母晚期有无贫血、发病日龄、孕母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分娩方式(χ2 = 13.799、P < 0.001)、足月/早产(χ2 = 10.717、P = 0.001)以及胎膜早破(χ2 = 10.639、P = 0.001)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铁蛋白正常组新生儿CRP[(5.43 ± 4.75)mg/L]和PCT[(5.85 ± 3.56)ng/ml]水平低于铁蛋白升高组[CRP:(13.79 ± 4.36)mg/L、PCT:(13.58 ± 7.4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890、P = 0.006,t = 2.158、P = 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顺产(OR = 5.16、P = 0.032)、胎膜早破(OR = 0.195、P = 0.038)以及足月(OR = 4.104、P = 0.041)均为早发型败血症患儿铁蛋白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和PCT预测铁蛋白升高的ROC曲线显示:CRP最佳诊断分界点> 10.4 m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0%和87.6%,PCT最佳诊断分界点> 5.54 n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5%和62.6%。 结论顺产、胎膜早破和足月均为早发型败血症患儿铁蛋白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铁蛋白升高可作为炎性指标辅助诊断早发型败血症。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评价中医外治贴敷脐、穴位注射治疗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预防脱水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治疗组给予维生素B12 100 μg穴位注射止泻穴,中药敷脐,qd,3 d一个疗程。对照组予口服微生态制剂(如妈咪爱、金双歧等),黏膜保护药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结果治疗48 h,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4.29%,57.14%(P<0.05=;治疗72 h,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71%,80.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婴儿轮状病毒肠炎有简便、易行、经济、疗效好的特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纤支镜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安全性也有很大提高,大大的提高了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疑难杂症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董小华  张庆松 《医药导报》2000,19(5):443-443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 84例脑性瘫痪患儿男 48例 ,女 3 6例 ,年龄 5~ 12个月 48例 ,1~ 2岁 2 6例 ,2~ 3岁 10例。痉挛型的四肢瘫痪 3 7例 ,痉挛型偏瘫 2 8例 ,混合型 4例 ,截瘫 10例 ,弛缓型 5例 ,其中伴有不同程度智力低下 62例 ,语言障碍 3 7例。1.2 治疗方法  84例患儿 ,在住院期间选用氨基酸 低分子肽(丽珠赛乐 ) 10ml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2 0d为 1个疗程。在间歇期用游离氨基酸 低分子肽 核酸 (脑更生素 ) 8g ,bid ,15~ 2 0d为 1个疗程 ,连服 3~ 4个疗程。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 :根据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流行病学特点,并研究呼吸道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M(IgM)抗体检测在儿童ALR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46例儿童ALRI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情况。结果:646例ALRI患儿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BV)、甲型流感病毒(IFVA)、乙型流感病毒(IFVB)及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PIV2、PIV3)检测单一病毒感染率46.0%,复合感染率11.8%,其中以RSV 20.0%、ADV 10.1%、PIV 38.8%、IFVA 8.5%感染率较高;4种主要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年龄分布以6个月~1岁(81.3%)、1~3岁(45.7%)较高;季节分布RSV、IFVA、PIV3以冬春季高发;在不同临床诊断中ADV引起的支气管炎较为多见,IFVA、PIV3以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多见。结论: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在儿童ALRI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