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52篇
  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精品课程作为具有鲜明教学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示范性课程,能够提高规范化培训的质量与效果。本教研室基于多年规培带教经验,针对规培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建设了以系统全面学习和强化模块训练为目的的针对性“短视频课”、“基于病例分析的翻转课堂”、“互联网+”背景下的实时远程教学及线上教学为代表的系列精品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实践能力,并构建缜密的临床思维,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482.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NRB)是指对患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患者,经查体后在影像学技术(X线,CT和B超)的辅助引导下,对高度怀疑病变的神经根(颈、胸、腰、骶)进行选择性地穿刺、定位、阻滞、治疗的一种微创技术[1-2]。随着微创精准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SNRB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可定位诊断和治疗病变神经根。当SNRB作为诊断方法时,强调定位的精准性,操作要求神经根定位明确,药物阻滞精准,尽量减小阻滞范围,降低假阳性的发生率。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广泛开展,多节段脊柱退行性疾病中责任神经根的术前精准定位至关重要,SNRB在明确责任节段、减少手术节段、预测术后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5]。当SNRB作为治疗方法时,强调治疗的有效性,操作要求在降低并发症的同时,尽量增加SNRB的效果和持续时间。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脊髓硬膜外注射方法,SNRB广泛应用于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6-7]。  相似文献   
483.
目的:对比英美日临床药学教育差异,优化中国临床药师培训体系。方法:通过政策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继续教育,中国的临床药学培训在培训周期、内容、考核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中国的临床药师培训应汲取国外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特点,构建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临床药学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84.
目的探讨分析鼻窦CT评分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患者嗅觉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 例确诊为CR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eosinophi chronic rhinosinu sitis,ECRS)组患者28 例,非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non eosinophi chronic rhinosinu sitis,nECRS)组患者64 例。排除鼻部手术史和其他可能影响嗅觉功能的因素,进行病史采集、嗅觉功能检测和鼻窦CT评分,采用χ2和t检验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资料;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鼻窦CT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鼻窦CT评分和嗅觉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鼻窦CT评分在嗅觉障碍中的预测评估价值。 结果ECRS组双侧炎症(26/28),筛窦上额窦总和差,(EM 差)值3.32±2.25;nECRS组双侧炎症(48/64),EM差值1.81±2.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评分方面,CRS患者的EM 差值与嗅觉功能相关性更强(r=0.634),具有更高的预测评估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827。当EM差截断值取2.5时,诊断嗅觉障碍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79.2%。结论与其他鼻窦CT评分相比,筛窦上颌窦总和差值对于CRS患者嗅觉障碍有更好的预测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85.
48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超声仪器性能的改进,便携化、智能化的超声设备在临床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远程技术的实现使超声诊疗工作摆脱了空间位置的束缚,应用场景的外延得以拓展。本文通过总结便携式远程超声在临床疾病诊断、急危重症抢救、围手术期辅助、军事卫勤保障、学员带教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充分体现其“小身材、大功能”的独特优势,并结合目前5G技术高速率、低延迟的特点,对其应用拓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87.
文章以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演化规律为基础,结合微观模拟技术探讨了在防治策略干预下,慢性肾脏病疾负担演化微观模拟模型构建与分析过程,为慢性肾脏病防治策略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88.
随着超声医学和纳米医学的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已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新材料的设计和精细纳米材料的制备进一步促进了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相比传统的超声造影技术,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超声造影剂具有生物相容性、血清稳定性和显影时间持久性等优势,纳米级超声造影剂技术在肿瘤等恶性疾病的精准诊疗一体化方面表现出令人惊喜的效果。结合笔者长期临床实践及文献报道,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在肌肉骨骼关节领域有潜在价值,有望为相关肌肉骨骼关节疾病的诊疗及随访提供更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489.
目的 探寻1个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家系的致病原因。方法 收集该家系临床资料,采集静脉血后抽提DNA,通过Sanger测序对三大常见耳聋基因(GJB2、SLC26A4、线粒体DNA 12SrRNA)全序列进行筛查以排除致病突变,通过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对目前所有已知耳聋基因进行检测并寻找该患者的可疑致病基因,并通过Sanger测序对变异进行验证。结果 该家系中先证者听力表型为中度听力障碍,其姐姐为中重度听力障碍,其父母听力正常,对先证者进行三大耳聋基因筛查未见可疑致病突变,通过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发现OTOGL基因截短类型的复合杂合突变是该家系高度可能的致病原因,先证者及其姐姐均携带OTOGL基因c.2833C>T(p.Arg945*)/c.6467C>A(p.Ser2156*)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父母。根据美国医学遗传与基因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c.2833C>T(p.Arg945*)与c.6467C>A(p.Ser2...  相似文献   
490.
脊柱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约占骨转移瘤70%[1-4]。可造成椎体病理性骨折、脊柱畸形和脊髓、神经压迫,导致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5-6]。脊柱转移瘤(SM)的治疗目标是通过减轻疼痛、解除神经压迫和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7-9]。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提高;同时,立体放射外科手术、微创外科技术等新型治疗手段在SM姑息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为弥补预后评分系统不能直接指导治疗的缺陷,多学科协作、多疗法模式的综合性治疗系统应运而生。综合性系统基于多学科协作,综合考虑了脊柱稳定性、肿瘤组织学、放射学、神经功能和全身系统治疗等因素,覆盖了诊断、预后评估、治疗及康复过程[9]。这些治疗决策系统各自具有侧重点,治疗方式的选择也有着不同标准。因此,一个合适、权威和完善的SM治疗决策系统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和医疗效益的提升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查阅SM治疗的相关文献,纳入基于肿瘤治疗原则和脊柱外科手术开发的SM治疗决策系统进行分析,包括NOMS、LMNOP、MONP及《荷兰脊柱转移瘤临床管理指南》,以期为SM的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