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正笔者自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运用《金匮要略》枳术汤加味合护理干预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2例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0~78岁;病  相似文献   
102.
翁清  李芸  周坚红 《肿瘤学杂志》2012,18(6):456-459
[目的]分析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因阴道出血就诊的绝经前患者1 283例,其中子宫内膜正常1 239例,子宫内膜癌44例;收集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的危险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患子宫内膜癌风险是非PCOS的28.594倍(95%CI为11.983~73.407).糖尿病者患有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3.965倍(95%CI为11.783~164.041).三苯氧胺(TAM)使用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无TAM使用史的65.074倍(95%CI为8.993~476.172).肿瘤家族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无肿瘤家族史患者的67.797倍(95%CI为9.622~377.687).[结论]PCOS、糖尿病、TAM使用史和肿瘤家族史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防治措施对预防子宫内膜癌发病有着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基于SYBR的快速检测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Ureaplasmaparvum(UP)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UU、UP的基因序列,设计分别针对UU、UP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它们的荧光定量检测体系。通过Tm值和对其他病原菌的分析验证其特异性,应用于临床样品验证其实用性。结果在1×101~1×108拷贝/2μL DNA范围内拷贝数与CT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灵敏度1×101~1×109拷贝/2μL DNA,重复3次的相关系数为0.65%~1.75%,重复性好。结论建立的荧光定量检测体系能够快速、简便地进行UU、UP的分型鉴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组成,为中风后遗症而设,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笔者移用此方治疗多种病症,亦颇有效。现摘录验案3则于下。  相似文献   
105.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衣原体目前已成为盆腔炎感染的一大病原体,其临床症状较轻,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易造成盆腔粘连、输卵管梗阻,导致不孕或宫外孕。2001年1月-2003年11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31例此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救治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2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介绍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结果:28例脾破裂患者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抢救,密切观察,细心护理是成功救治脾破裂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1 重用赤芍凉血退黄 沈某 ,男 ,73岁 ,于 2 0 0 1年 6月 30日诊。因“皮肤巩膜黄疸持续加重 1周”于 2 0 0 1年 5月 1 6日入住某传染病院 ,诊为急性重症肝炎。经治疗半个月后黄疸仍持续加重 ,ALT却反而下降。入院检查 T37.2℃ ,BP1 6/1 0 k Pa,神志清 ,精神差 ,巩膜、全身皮肤重度黄染 ,无明显出血点 ,心肺 ( - ) ,腹软 ,肝脾肋下 2 cm,上腹压痛 ,无明显反跳痛 ,腹水征 ( - ) ,双肾区叩击痛 ( - ) ,NS( - ) ,舌红苔黄糙 ,脉弦细。总胆红素 42 1 .2μmol/L ,直接胆红素 40 1 .3μmol/L,间接胆红素 1 9.9μmol/L,ALT2 1 IU/L ,乙肝…  相似文献   
108.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4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慢性胃炎 43例 ,疗效满意 ,现将方法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实用内科学》第 10版诊断标准确诊的H .pylori感染慢性胃炎患者 85例 ,将其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3例 ,男 2 0例 ,女 2 3例 ;年龄 2 3~ 68岁 ;病程 6个月~ 1年 10例 ,1~ 5年 2 9例 ,>5年 5例 ;合并胆汁反流 9例 ,胃黏膜糜烂 7例 ;H .pylori检测均阳性。对照组 42例 ,男 2 5例 ,女 17例 ;年龄 2 0~ 64岁 ;病程 8个月~ 1年 8例 ,1~ 5年 3 0例 ,>5年 4例 ;合并胆汁反流 8例 ,胃黏膜糜烂10例 ;H…  相似文献   
109.
小儿肺炎是基层医院儿科的最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近年来,小儿肺炎已成为由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单一或混合感染引发的一种多病原体疾病,治疗难度加大[1],中医辨证思想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可以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血清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检测264例CHB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PreS1Ag和乙肝三系,按中医辨证分5种证型,观察各种证型血清PreS1Ag、HBeAg阳性分布状况。结果:HBeAg、PreS1Ag阳性组中湿热中阻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型。HBeAg、PreS1Ag阴性组中肝郁脾虚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型。HBeAg、PreS1Ag阳性组中偏实证组病例分布比例明显高于HBeAg、PreS1Ag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PreS1Ag阴性组中偏虚证组病例分布比例明显高于HBeAg、PreS1Ag阳性组中偏虚证组病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PreS1Ag阳性加HBeAg阴性模式病例偏实证组病例明显少于偏虚证组。结论:CHB中医证型与血清乙肝PreS1Ag、HBeAg阳性分布存在相关性,可作为中医微观辨证论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