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分析本市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对温州市中心血站2009年1月~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为1.66%,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1.39%;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不合格率为1.24%,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7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66%,总检测不合格率为5.74%,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ALT阳性是血液报废的最主要因素,血液梅毒抗体检测的阳性率逐年增高,是目前仅次于ALT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产后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病急,临床凶险,如何及时综合治疗是抢救DIC的关键。现将我院3年来成功抢救14例DIC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ELISA法筛查呈HBsAg阳性反应样品与PCR检测HBV DN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2家国产和1家进口HBsAg 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作平行检测,并判定其最低检出量;所有ELISA试验呈HBsAg阳性反应的样品,采用荧光PCR扩增HBV DNA作重复验证。结果34724份献血者样品中,3种ELISA试剂共检出HBsAg阳性者236份,其中国产试剂A为201份,国产试剂B为156份,进口试剂C为131份,而3种试剂均为阳性者121份,不同ELISA试剂对相同样品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定值质控血清检测表明,进口试剂C的最低检出量为0.0625ng/ml,而2种国产试剂的最低检出量则均为0.5ng/ml。结论不同ELISA试剂在献血者血液HBsAg筛查试验中表现了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进口ELISA试剂的检测结果与PCR检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国产试剂与PCR检测的阳性吻合度较低。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2006-2008年浙江省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 ,为本地区血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 ,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不合格率较高,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77%(4527/94830),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率高达11.50%(10442/90786),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率为0.02%(15/81199),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30%(243/81199),抗-HCV阳性率为0.45%(363/81199),在抗-HCV阳性人群中,男性阳性率为0.51%(257/50229),高于女性阳性率0.34%(106/30970)(χ2=12.351,P0.001),18~35岁和36~55岁两个年龄段间阳性率比较无差异,无偿献血人数超过1000人的各地区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58,P=0.011),其中河南省抗-HCV阳性率最高(0.81%),显著高于温州地区(χ2=13.594,P0.001)。结论 2006-2008年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不合格率较高。HBsAg阳性率为4.77%,低于全国人群普查阳性率;ALT异常率高达11.50%;抗-HCV阳性率为0.45%,男性高于女性,来自河南省的献血人群抗-HCV阳性率高于来自温州本地者。  相似文献   
35.
患者,女,57岁,温州市鹿城区人。2021年9月28日因胸闷头晕10余天到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入院体查:慢性病容,意识清楚,皮肤黏膜无黄染,无水肿,有瘢痕,以“胸闷待查”收住心内科治疗,后因癌性胸水在院内转化疗科。10月8日起出现反复发热。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6 g/L,红细胞计数2.74×1012/L,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12.7×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数10.6×109/L,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轻度升高;尿液培养检出3种以上细菌,尿隐血持续2+。10月25日进行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查见部分红细胞内有1~4个紫红色核、蓝色胞浆环状体,考虑寄生虫感染。患者长期居住于温州市区,无国内、外旅居史,无明确蜱虫叮咬史。患者曾于2005年行左乳癌保乳术,2014—2021年因多次发现肺部转移灶入院进行化疗与靶向药物治疗;2021年6—10月先后进行12次输血治疗。取患者外周血液提取DNA,经巴贝虫属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测序,所获序列与田鼠巴贝虫(GenBank登录号:MG674832.1)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9.43%。确诊该患者为田鼠巴贝虫感染。患者经口服磷酸氯喹片(0.5 g/d,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