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通过对某钢铁公司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了解职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考试,将每份试卷答题情况用Epidata输入电脑建立数据隼,再用SPSS11.0对健康教育前后个人得分情况和每道题回答正确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个人平均成绩为(75.26±9.67)分,健康教育后个人平均成绩为(90.39±4.72)分,成绩有明显提高(P〈0.01).职业健康教育后对《职业病防治法》了解程度很熟悉的由教育前的4.9%上升到教育后的56.9%(P〈0.01)。职业健康教育前《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知晓率平均得分为(78.10±19.05)分,教育后为(92.80±10.72)分(P〈0.01)。职业健康教育后对我国法定职业病范围和种类的知晓率提高最明显(P〈0.01),前后提高了62.05%.教育前后职工对游离二氧化硅分布的认识由38.8%上升到65.0%(P〈0.01);在关于职业有害因素的认知中因为题型为多选题,难度较高,正确率偏低,健康教育前后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的知晓率分别为77.7%与91.9%(P〈0.01);健康教育前后防止有害因素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22.3%和75.6%(P〈0.01).结论职业健康教育对《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介入治疗。动脉出血者下消化道出血采用垂体后叶素灌注术,其余出血者采用栓塞术;下肢动脉血栓者采用PTA,插管溶栓,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抗凝、溶栓治疗。结果动脉出血者经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经垂体后叶灌注12~24h后出血渐止,下肢动脉血栓经PTA、溶栓、抗凝后血栓消失,急性肺栓塞者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未再发生新的栓塞。结论介入治疗用于急诊救治迅速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
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全书载方205首,用桂枝者55首,占26.8%。可见,仲景使用桂枝的范围广泛,而且灵活。探讨仲景对桂枝的妙用,为桂枝在临床上的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特点。方法:报道2例原发于罕见部位的SFT。例1发生在男性右甲状腺,例2发生在女性左臀部。观察2例罕见部位SFT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甲状腺及臀部的肿块最大径分别为4.5cm和7cm,两例均为单个孤立的椭圆形结节,有纤维性假包膜。镜下甲状腺SFT与其它文献报道相符合,呈良性形态,臀部SFT局灶肿瘤细胞密集具有非典型性并有出血、坏死,核分裂<4/10HPF。免疫组化染色两例均示肿瘤细胞表达CD34、Vimentin、Bcl-2及CD99阳性。例1甲状腺标记物TG,TTF-1肿瘤细胞表达阴性。结论:发生在甲状腺和臀部的SFT均属罕见。与其他部位发生的肿瘤具有相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达,肿瘤细胞呈梭形和卵圆形,有血管外皮瘤样组织学特点,伴有硬化区和多量胶原纤维。因SFT组织学形态多样性,易与其他软组织肿瘤混淆,正确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甲状腺SFT多为良性,臀部SFT易发恶性,因SFT生物学行为的不定性,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原发阴囊部皮肤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报道1例原发阴囊部皮肤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对以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皮肤的腺样囊性癌较少见,可发生于除掌跖以外的任何部位,中老年好发,平均发病年龄为59岁.原发阴囊部皮肤腺样囊性癌未见报道,镜下肿瘤组织形成特殊的筛状结构,囊腔内常含有阿辛兰(pH5.2)阳性的透明质酸和硫酸化的酸性黏蛋白,瘤细胞间和小叶间周围可见透明嗜酸性基底膜物质的沉积,PAS染色呈阳性.免疫组化CK7、S-100、EMA、P63阳性表达.结论 阴囊皮肤原发腺样囊性癌相对少见,其具有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相同的镜下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临床表现呈惰性过程,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20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泰嘉组(n=107)和波立维组(n=98)。两组患者均于PCI术前顿服氯吡格雷600mg,以后每日75mg,共服用12个月(药物涂层支架DES)。评价PCI术后12个月急性血栓、亚急性血栓、晚期血栓的发生率及临床出血事件包括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及皮下出血以及冠脉再狭窄率,并观察术前、术后的粒细胞、血小板数量。结果12个月的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冠脉再狭窄率、出血并发症以及粒细胞、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且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消毒剂中毒的原因、机理及救治。方法对醛类、碘类、醇类的临床常用剂型的中毒原因机理及救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此四种消毒剂在临床使用较多,引起相应消毒剂中毒的机率也较大,阐明该类消毒剂中毒的机理,并及时有效地对该类消毒剂中毒患者进行诊断和救治。结论常用消毒剂的四种剂型临床使用时需注意做好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术后即时血糖、胰岛素用量、术后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影响明显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梅山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方法。方法从社区卫生服务的产生和发展人手,分析周边及梅山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状况、存在问题,多角度探讨解决方法,阐述梅山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方向。结果梅山社区卫生服务在原有基础上取得长足进步。结论梅山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与发展存在问题少,但问题严重;机遇多,但需要把握。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抗炎性反应和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例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乌司他丁组术前1d和术后1、2、3d应用乌司他丁30万单位,静脉滴注,10万单位/8h(1h内滴完);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等渗盐水。分别于手术前1d和术后1、3、5、7d抽取外周血标本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结果:乌司他丁组患者的IL-6、IL-8、TNF—α等指标在术后1、3、5、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术后第1、3、5dAST,ALT以及TB比对照组明显低。术后1周内乌司他丁组患者肝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乌司他丁对接受胸外手术患者术后肝、肾功能恢复有保护性作用,通过减少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提高了机体对手术应激反应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