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了解南京市城区≥60岁老年人群2000年和2017年自我报告糖尿病患病率的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南京市城区≥60岁老年人群2000年和2017年横断面调查的代表性数据进行分析,调查内容包含社会人口学信息、自我报告糖尿病等主要慢病患病情况、慢病相关的生活及行为方式和身高、体质量。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份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分布特征、自我报告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分布的差异。结果 2000年和2017年南京市城区≥60岁老年人群自我报告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分别为6.1%(95%CI:0.055~0.067)和20.2%(95%CI:0.192~0.212),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两个年份之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BMI及体力活动情况中各特征人群的自报患病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个年份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000年不同文化程度及饮酒情况人群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不同BMI及PA分组人群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与中年发病T2DM病人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新诊断T2DM病人1555例,根据T2DM发病年龄分为新诊断老年发病病人(972例)和新诊断中年发病病人(583例)2组。测定所有病人HbA1c、FPG、餐后2 h血浆葡萄糖(PPG)、血清肌酐(SCr)、TG、TC、LDL-C、HDL-C、尿白蛋白/肌酐(ACR)及踝肱比(AB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组的HbA1c、FPG及PPG水平显著低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均P<0.01),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45.68%比33.79%,P<0.01)。(2)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相比,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组的高血压患病率、SBP水平显著升高,而TG、TC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TG、TC达标率显著升高(P<0.01)。(3)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组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周围血管病变)及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比例显著高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P<0.01)。结论和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病人相比,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病人血糖较易控制、HbA1c更容易达标,更应重视血压的管理和达标,出现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周围血管病变)及合并CKD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及血脂异常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防治效果,并探讨相应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升高及正常的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以及尿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层黏连蛋白(LAM)和IV型胶原(CIV)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血脂正常及异常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0.032±0.041及0.066±0.074g/24h),尿TGF-1β(1.41±1.15及1.74±1.55μg/L)、LAM(15.86±11.21及11.52±7.21μg/L)和CIV(20.25±16.56及21.44±17.05μg/L)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则较基线值明显升高。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肾脏TGF-1β、LAM及CIV的表达、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出,从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