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42.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则是高血压.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就像一个隐形杀手朝着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脏、脑、肾脏、血管、视网膜——不停地发射子弹.通常血压≥160/100mnHg或者从危险分层看属于高危的患者,就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正确用药可使心脑血管“返老还童”.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降压药物,大家往往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43.
韩胆 《中国药师》2019,(11):2127-2129
摘 要 目的:建立RP 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参莲胶囊中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7种生物碱含量。 方法: 采用Venusil XBP NH2(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 0.01%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280 nm。 结果: 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线性范围分别为32.07~513.07 μg·ml-1(r=0.998 8)、37.90~606.40 μg·ml-1(r=0.999 2)、23.07~369.07 μg·ml-1(r=0.999 2)、52.37~837.87 μg·ml-1(r=0.999 7)、17.63~282.13 μg·ml-1(r=0.999 1)、5.30~84.80 μg·ml-1(r=0.999 5)、8.87~141.87 μg·ml-1(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0.16%~102.84%(RSD≤2.0%)。5批样品中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含量依次为9.18~9.69 mg·g-1、9.35~11.74 mg·g-1、6.73~7.09 mg·g-1、15.17~15.96 mg·g-1、5.03~5.33 mg·g-1、1.23~1.97 mg·g-1、2.48~2.74 mg·g-1。 结论: 所建立的多成分分析方法可用于参莲胶囊中7个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4.
何云飞 《中国药师》2020,(7):1344-1349
摘要: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选亳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亳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金合欢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及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为因变量,采用Hassan方法计算总评"归一值",建立总评归一值与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2%、料液比1:26、提取时间152min,提取三次;金合欢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及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分别为1.819 0,0.155 0,0.532 0,0.624 0mg·g-1。结论: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表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后得到的综合提取工艺参数可用于亳菊中黄酮类成分金合欢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及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45.
骆微  杜权 《中国药师》2018,(5):847-849
摘 要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治疗两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觉症状和客观体征改善状况;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和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75.93%和90.7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开始,自觉症状、客观体征和疾病总积分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2个月及踪随访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和疾病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面部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口干不良反应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效果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6.
陈丹 《新中医》2015,47(8):185-187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48例风热咳嗽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口服利巴韦林片治疗。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咯痰、体温、恶寒、鼻塞、流涕、咽红肿等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优良率治疗组为98.4%,对照组为8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为2.3%,对照组为1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风热咳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笔者根据在英国培训的经历,以莱斯特大学三个附属医院的呼吸科、移植用药、HIV药学门诊为例介绍药学专科门诊的工作内容并与中国药学门诊作比较。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石荠苧总黄酮(MSF)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MSF低、中、高剂量组,气道注射博来霉素(5 mg·kg-1)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14 d后,阳性对照组给予2 mg·kg-1醋酸泼尼松,MSF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0,80,160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8 d,于造模42 d后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透明质酸(HA)含量,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发展情况,免疫组化检测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蛋白印迹检测核因子-κB(NF-κB)、TGF-β1、TNF-α、Smad2/3和pSmad2/3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MSF干预后大鼠血清SOD、GSH活性显著增加;IL-4、TNF-α、TGF-β1和HA含量显著降低(P<0.01);α-SMA表达明显下调,纤维化程度减轻;NF-κB、TNF-α、TGF-β1、Smad2/3和pSmad2/3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MSF对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和TGF-β1通路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49.
摘 要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常规治疗对闭合性腹外伤术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闭合性腹外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TBil)、AST、ALT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9.0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血清TBil、AST、ALT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Bil、AST、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常规治疗对闭合性腹外伤术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制备具有脑靶向的冰片(BO)修饰多柔比星(DOX)/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双载药纳米粒(BO-DOX/STSNPs)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BO-DOX/STS-NPs,正交设计后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工艺。结果 制备BO-DOX/STS-NPs的优化条件:药物与PEG2000-PLA的质量比为1∶20,外水相PVA的体积浓度为3%,内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10,有机相与外水相体积比为1∶10。按优化条件所制备的BO-DOX/STS-NPs粒径为(114.75±1.39)nm,Zeta电位为(-6.58±0.02)mV,DOX与STS的包封率分别为(97.34±0.97)%和(98.21±0.73)%,载药量分别为(2.40±0.03)%和(1.18±0.01)%,药物释放曲线均符合Ritger-Peppas方程模型。结论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BO-DOX/STS-NPs,确定了最优制备处方和制备工艺。所制备的纳米粒粒径分布均一、稳定性好、载药量高,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