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俞将珍 《大家健康》2016,(1):114-115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1日至2015年5月20日进行诊治的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治情况 ,探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诊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1日至2015年5月20日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资料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以下简称 ,单纯组)63例 ,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以下简称 ,结合组)63例.观察比较二组患者诊治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24 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变化和诊治有效率.结果:经过资料取证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 ,二组患者诊治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低于诊治前 ,且结合组优于单纯组 ,差别显而易见( P<0.05 ).结合组患者诊治有效率为90.48% (57/63 ) ,单纯组患者诊治有效率为76.19% (48/63 ) ,二组相比差别显而易见(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 ,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并发再骨折与骨水泥注射量的关系。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采用单侧经皮穿刺PKP术治疗的68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骨水泥注射量少于3ml(平均2.5ml)的患者30例(少量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60~91岁,平均(85.0±8.5)岁;骨水泥注射量大于4ml(平均4.5ml)的患者38例(多量组),男15例,女23例;年龄60~93岁,平均(86.0±9.2)岁。观察2组随访期内并发椎体再次骨折的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5.1年,平均3.8年。少量组并发再次骨折13例(43.3%),其中强化椎体再骨折1例,上下邻节椎体骨折8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4例;多量组并发再次骨折18例(47.3%),其中强化椎体再骨折2例,相邻椎体骨折10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水泥注射量不是再次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发骨折主要与骨质疏松的疾病自然进展有关,注射量以略超过球囊容积为宜。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三环自然疗法治疗慢性异型乙型肝炎150例,治疗前后作自身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血清病毒学标志物HBV—DNA转阴率为80.7%,ALT复常率为97.1%。对38例患者2年随访结果HBV—DNA又复阳转者3例,复发率为7.9%。本疗法疗效确切,经得起重复验证。  相似文献   
34.
冬虫夏草对人体免疫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秀胜  方爱仙 《中国肿瘤》2005,14(8):558-560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Cordyceps Sisnensi,CS)对人NK细胞与K562细胞结合率和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CS作用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结合K562细胞的百分率以及NK细胞对K562细胞的直接毒性.[结果]在CS浓度为0~50μg/ml范围内,NK细胞结合K562细胞的百分率与浓度呈正相关,与药物作用时间无相关性.[结论]CS能通过激活NK细胞,提高NK细胞与K562细胞的结合率,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3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相关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00%,95.33%,对照组分别为48.00%,84.67%,2组患儿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停止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平均治愈时间以及总疗程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 d后大便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缩短了腹泻时间,且提高了大便转阴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特点,促进医院ADR的监测及控制。方法:对收集到的2009年7月-2013年7月141例ADR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1例ADR中,男女比例相当;0—10岁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占35.47%);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80.14%);抗病原微生物药引发ADR的情况最为显著(占84.62%);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和消化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医院应该重视患者的年龄因素,加强静脉输液器质量控制,进一步监测抗病原微生物药的使用,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7.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既往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疾病,由Kaijiser于1937年首先描述并报道,可单独发生于胃窦、近端空肠或结肠,也可累及自口腔至肛门的整个消化道管腔以及肝脏和胆道系统。EG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影像学检查以及内镜加活检的综合诊断结果嘲。本次研究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间接触的2例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分析对比100例冠心病患者与100例体验职工有无慢性牙周炎,探讨牙周炎患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冠心病患者牙周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单纯性肥胖是指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且无明显内分泌病因造成的疾病,可占肥胖总数的95%以上。它不仅影响美观,严重时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疾病。穴位埋线是最近这些年兴起的一种治疗肥胖症的绿色方法。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不仅省时,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40.
中药多来自天然的植物、动物、及其加工品,由于大都是生药,在制备各种剂型之前,一般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进行炮制,使之即充分发挥疗效,又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中药炮制是中药药剂的前处理阶段,这是从实际操作过程来讲的,更主要的是中药炮制则是间接地通过中药方剂或成药来发挥作用的。本文首先对炮制对中药成分及疗效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次,以实例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